是夜,位於邑東的嗇夫張博宅邸處,張博與張負在低聲商議良久後,終於給了坐在他們對面的黑夫一個答覆。
“東張可出三百石。”
“西張可出兩百石。”
“剩下的一千五百石,就得由鄉邑一千家民戶出了,每家一石半,也不算多……”
張博朝黑夫拱手道:“遊徼,這便是吾等商議的結果。”
黑夫心中一嘆,看了看廳堂末尾處,正襟危坐的陳平。
果不其然,和陳平預料的一模一樣,佔有全鄉已開墾土地一半的張氏,只願意出四分之一的徵糧。
五十年前的秦昭王時期,范雎曾提出過一個《徠民令》,基本思路就是,秦國的土地廣袤,人口卻少,無法充分開發田地、資源,所以需要招徠來自崤山以東的移民。
而韓魏位處中原之地,城郭比鄰相望,人煙稠密,與秦國的人口、土地情況正好相反,他們是人多而地少。《徠民令》裡比喻說,韓魏等國,其土狹而民眾,其宅參居而並處。因為缺少足夠的田地,大量人口湧入山區、沼澤,開發荒地,即便如此,每家也只能像陳平家那樣,分到二三十畝勉強維繫生活,這樣還有大量人口沒有田地,只能去做佃農,或經商、遊蕩、為奴婢。
此其土之不足以生其民也,似有過秦民之不足以實其土也!
所以在韓魏,土地兼併的問題已經出現,地方鄉豪往往佔有本地泰半土地,大量無地人口淪為庸耕佃農。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