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籽料,表面都有皮和毛孔,這種說法都是很形象,有細密的小坑窪,好似人的面板。當然了,很多籽料除了皮和毛孔,還帶皮色,像什麼棗紅皮,灑金皮,秋梨皮,都是因為顏色命名。
古代玉雕,留皮的少,直到清乾隆以後,留皮巧雕才多了起來,但多也是為了巧雕。現在呢,只要是籽料,能留皮,哪怕是一點兒,玉雕師傅也會盡全力留下。
所謂籽料不留皮,神仙也不知。現在用山料乃至俄料、青海料、韓料混充籽料的東西太多了,不留皮,對大部分消費者來說,不容易辨識是籽料。而且,現在做假皮的技術已經很先進了,玉件做上一點兒假皮和皮色,混充籽料,就那麼一點兒,確實不好辨識。
所以,市場上的和田籽料玉件,在不影響美觀的前提下,留皮越多,價格一般越高。這牌子背面,正是留皮的好地方。但是,這麼大的牌子,能滿皮,的確很不容易。因為籽料是天然形狀,牌子卻得要求背面基本是平的。這得多大的一塊籽料,才能留全這麼一塊皮子啊!
鄒寧拿起這塊牌子,認真看了起來。
“不上蠟,不摸油,這樣的滿皮的牌子,市場裡已經不好找了!”老譚在旁邊甕聲甕氣說了一句。顯然,他覺得有點兒虧。
這劍璏唐易說保守十幾萬,上拍二三十萬,是從一般的買方來說的。老譚自忖,如果讓他抓貨,即便遇上懂行的貨主,十萬左右估計就能拿下,但是這塊牌子,進價可就是二十萬。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