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二百六十七、醫家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呂仲遠見到公孫彧也發表自己的看法,便笑道:“這位公孫醫師乃是我多年的老朋友,他的醫術是集各家所長,我來介紹一下,他本是齊國名醫公孫光的後人,屬醫經派;來長安後又派倉公淳于意的後人為師,學習經方派醫術,因此他既有醫經派又有經方派,且兩派都結合得很好;剛剛馮醫師提出的這些方法,公孫醫師早就提出過,並且已在運用,剛剛說的蜜導、膽汁導等法應是醫經派的方法,而諸多藥方則屬經方派;因此,各位名醫平時在治病時,醫經和經方相結合,會有意想不到的功效。”

眾名醫聽到呂仲遠的介紹後,便紛紛將目光投向公孫彧,眼中充滿了敬佩之意,看不出這位醫師竟是醫經派和經方派的傳人。其實,在當時能有掌握些許醫術便是名醫了,特別的經方派,如果家傳有幾十條經方便是名揚一方的名醫。但是,公孫彧既是是倉公的傳人,又是公孫光的後人,更是使人羨慕的。

這時,人群中又有人站起來提出異議,只見一位老態龍鍾的老人站立起來,手裡拄著柺杖,慢慢地走了出來,杜延年忙命人上前,示意老人不用站立,坐下來便是。

老人聲音還是很洪亮,只見他說道:“老夫乃楚國人,名叫李誕,行醫也有四十載;適才聽到諸位在議論燥結之症,我也說加幾句;經曰,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愚按內經之言,則知大便秘結,專責之少陰一經。證狀雖殊,總之津液枯乾,一言以蔽之也;分而言之,則有胃實、胃虛、熱秘、冷秘、風秘、氣秘之分;吾認為皇上之疾應是陰結,前些日子,吾有幸進宮為皇上號脈,但覺脈弦微,又不能食,故以此判定為陰結;陰結證,但察其既無火證,又無火脈;凡下焦陽虛,則陽氣不行,陽氣不行,則不能傳送而陰凝於下,此陽虛而陰結也;下焦陰虛則精血枯燥,精血枯燥則津液不到而腸臟幹槁,此陰虛而陰結也;故治陽虛而陰結者,但益其火則陰凝自化,宜右歸飲,大補元煎、大營煎之類主之;或以人參當歸數錢煎湯送右歸、八味等丸俱妙。治陰虛而陰結者,但壯其水,則涇渭自通,宜左歸飲、左歸丸、當歸地黃飲、五福飲、六味地黃丸之類主之;二者欲其速行,宜於前法中各加肉蓯蓉二三錢;亦有以寒秘、氣虛秘、溼秘等歸為陰結。”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