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兵部尚書項忠見狀便要處分檔案官,在旁的劉大夏說道:“三保下西洋費錢糧數千萬,軍民死且萬計,縱得寶而回,於國家何益!此特一弊政,大臣所當諫也。舊案雖存,亦當煆之以拔其根,尚何追究其有無哉!“
所謂“亦當煆之以拔其根”,就是應該燒掉,以斷絕皇帝的這種下西洋的想法。當時,成化帝想要效仿明成祖朱棣,所以就讓兵部找資料,做準備下西洋的準備。然而,劉大夏認為下西洋耗資無數,於國無益,所以就“毀掉”了這些資料。
此外嘉靖二十年進士、官至吏部右侍郎的陸樹聲所撰寫的筆記《長水日抄》中也記載了類似內容,看看同一個朝代的不同官員竟敢直指下西洋為“敝政”,就是因為沒有撈到一分錢的好處,反而因為撒幣行為把自己給掏空了。
歸根到底,就是因為鄭和下西洋的行動缺乏明確而切實的戰略目標選擇與實際利益考量。
鄭和下西洋厚往薄來與四處饋贈,“悉以品級賜齎,雖加厚不為過”,其實就是明成祖的帝王虛榮心態與好大喜功個性,帶來的後果就是耗資巨大,勞民傷財,收益少;送出去多,拿回來少,並未給明朝帶來足夠實際利益,反而造成巨大物資浪費,導致後來國庫空虛。
厚往薄來,說到底就是王道外交,別說維護國家現實利益功效有限,按照後世的說法,就是在掏空大明的國力,自殘自廢武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