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在搞定法國之後,是繼續攻擊英國還是轉向中東直擊印度。這個選擇問題讓德國總參謀部和海陸空三軍爭執不下,畢竟其中的風險和收益同樣讓人無法割捨。如果說打下法國讓同盟國在對抗協約國的戰爭中獲得了極大的優勢,那麼打下英國後,說同盟國贏得了戰爭的勝利也不為過,原因很簡單,英國人垮了,美國和華夏還打算在歐洲登陸?德國本土將處於安全之中,沒人能威脅到同盟國的本土!再打下去就是漫長的消耗戰,這對於華夏和美國來說都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即使同盟國同樣無法奈何的了華夏和美國,那麼至少讓後者承認德國在歐洲、北非和中東乃至南亞的霸權還是可以的!而且打下英國可以順勢透過談判獲得印度,何苦讓上百萬大軍從歐洲趕往南亞呢?
而想要佔領英國的話,那麼首當其衝的就是海軍和空軍,和陸基關係不大,按照德國陸軍的說法,只要你能把我們送到英倫三島,那麼剩下的事情就不用你們管了。十五天之內大家在倫敦慶祝勝利。但是如何把陸軍送過去這還真不是一個好解決的問題。實際上其中牽扯了相當多的問題。首先空軍方面就面臨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里希特霍芬不是沒考慮過攻佔英倫,相反,他還專門和其它將領就這個問題進行了反覆的推演。
在設定之初,德國空軍認為英國空軍將在法國戰役中損失3成左右的一線兵力,這個推斷是按照伊朗戰役中英德雙方的空軍損失和空軍總量來計算的,在一擊擊潰英國駐伊朗空軍的戰役中,開始的時候德國人的攻勢在經歷了最初的優勢期後,在戰役中盤也不是勢如破竹,雙方進行了一段時間的鏖戰。而當英國空軍可用兵力下降到6成的時候,雙方的形勢才發生根本性的變化,英國空軍一線兵力出現巨大缺口,進而導致全盤崩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