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二十一年,暮春已到,又是許多詩家傷感的季節,不過朝廷裡外氣氛空前緊張,誰也顧不得傷感了——國家如此,誰還有心思傷春悲秋?
說大一點,扯皮了很久的東宮之爭鬧劇就要落幕,金鑾殿上寶座的未來主人即將確定;說小一點,骰鍾馬上揭開,各人押寶結局就快呈現,盛衰榮辱一時三刻之間就要明朗了。
如果天子不御臨,廷議一般都在午門外東朝房內舉行。在正常情況下,廷議是外朝的事情,內閣大學士不會參加,只需事後接收奏報即可。但今次情況特殊,天子特意詔許內廷外朝合議,一定要議出個子醜寅卯來。
此刻一大清早,東朝房裡人頭攢動,蓋因參加廷議的人有點多,眾人便只能擠一擠了。有些個年資淺、地位低的官員就不進屋了,站在門外簷下。
放在往常,如此多人聚集在一起,應當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的,但此時此地卻是寂靜肅穆、落針可聞。誰都知道,這是朝廷近二十年來最重要的一次廷議,緊張氣氛足以把人壓迫到無心閒聊。
按照傳統規矩,外朝之首、吏部天官是廷議的天然主持者,也是吏部尚書地位特殊的體現。今天雖然有閣老列席,但李裕李天官仍然當仁不讓,他大致掃視一圈,咳嗽幾聲道:“諸公應當都到了……”
“呵呵,我又險些來遲!”門口人影一閃,又有跨門檻進來的,打斷了李天官的說辭。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