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太子、未來的弘治天子朱祐樘雖然不是絕頂聰明的人物,論智商大概比不上弟弟朱祐杬和侄子嘉靖天子朱厚熜,但起碼也是個中人之資。
他知道這時候自己應該拿出什麼態度,無非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能與方先生硬頂。故而他沒有像左右內監那般張揚跋扈,反而很謙退地低頭認錯。
那先前氣勢洶洶的中年太監還想說什麼時,又被太子所阻止了:“苗大伴,暫且聽聽方先生怎麼說。”
有了這個臺階,抓住太子過錯的講官方清之也陷入了深深思量中,事情究竟應該如何解決,這十分考驗政治智慧。
方才在怒氣填膺的狀態下,種種義正詞嚴的場面話脫口而出,但狠話終究只是狠話,只能用來表明立場,卻不能解決問題——做了將七年詞林官,方清之已經明白了這個道理。
對方清之這個講官先生而言,初步選擇無非是兩種:要麼是對太子失德視而不見,將今日之事輕輕忘掉,掩蓋太子的過失,但這樣做違背本性,不是君子和良師所為也。
要麼就是按規矩辦事,正正經經地訓誡太子,那就肯定免不了要讓別人知道了——正常情況下自然應該如此做,但是當前局勢敏感,天子已經起了廢立之心,太子一旦出現問題,那將陷入極其不利的處境。
而方清之作為正統王道的清流大臣,從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禮法出發,肯定要力挺太子朱祐樘,反對因為天子個人好惡另立皇子的,更不想眼睜睜看著太子有過錯被天子捉住。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