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察使朱大人的意思當然不是要包庇兩大布政使,將他們被檢舉這件事壓下去,這不是明智人所應該做的。
朱大人沒這個能力,他品級比布政使還低;也沒這個膽量,若故意遮掩包庇,誰知道下一個被檢舉的是不是他?更沒這個必要,他犯不上與貪贓犯和小人同流合汙,何況又沒有好處。總而言之,兩個布政使的事情,又哪裡是他說壓就壓下去的?
朱大人的本意,就是想拖延一下而已。因為他面臨這個情況,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出於謹慎所以要暫時按兵不動,先看看情況再決定行動,學術名詞叫做引而不發。
可是朱大人剛剛交待下去,沒過多久,就見到有個差役匆匆忙忙地被引進進了大堂,向朱大人稟報:“小的乃是仁和縣皂隸,今日在武林門掛出了幾張揭帖,縣中老爺做不得主,特地遣小的十萬火急前來稟告廉訪大老爺!”
所謂揭帖有兩種含義,一是一種文書,二是公開張貼的大字報,此衙役所言的武林門揭帖,顯然就是大字報的意思了。朱紳皺眉道:“什麼揭帖?要驚動到本官?”
“揭帖上是中傷布政使司兩位方伯大老爺的文,又是罵寧老大人貪贓,又是罵陸老大人人品卑劣……不過其中細節說得倒是很詳細。”
不用問,也不用去查,朱大人心知肚明這必然是方應物的手筆,國家養士一百年,讀書人出來帖大字報的現象已經有所抬頭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