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全國兵制改革”,這是一個足夠震撼的議題,但出乎意料的是,朱翊鈞並未顯現出任何意外,反而立刻點了點頭,道:“朕知道,就是那天你在京北大營談到的那件事,是麼?”
高務實同樣點頭道:“是,皇上。”
為何他倆都如此平靜呢?當然是一種默契。
當天與會的將領們不僅大多都是高務實統領過的,而且早已拜在他門下,按照大明的傳統,他們一般而言是不會輕易洩密的——當然這裡也有前提,比如洩密可以帶來極其巨大的利益,而這種利益甚至大到能蓋過高務實可能對他們發起的懲罰。
另外還有一種,那就是不洩密可能會帶來巨大的風險,比如高務實討論的事情是發動兵變之類。這種情況下,沒人能確定誰會告密,畢竟具體風險雖然未知,但一旦東窗事發,後果無疑是極其嚴重,甚至可以說無以復加的。
不過,有兩個人不在其列:寧遠伯李成梁與定海伯戚繼光。原因在於,大明的勳貴雖然是武臣,但絕非尋常武臣。他們的“階級屬性”已經改變,變得“與國同休”,是天然和皇帝站在一起,而非與普通武臣站在一起的了。
具體再到個人,戚繼光大機率也不會洩露這個訊息。一方面,戚繼光與高務實私交極佳,說是當今的廉頗與藺相如也毫不為過;另一方面,高務實的軍改計劃顯然是為朝廷考慮,看不出有什麼私心在裡頭,戚繼光即便站在皇帝的立場,也沒有必要做出多餘反應。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