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仔細想想,還遠不止此。
多爾袞雖然不像黃太吉那般對漢文化表現出的那樣熱衷,但也是讀書不輟,每日裡的講解歷代治理國家的成敗得失,都有翰林院、內三院的漢官來給他講。就連眼前的范文程洪承疇馮銓等人,也都為他講過不同的課題。朝中有人戲謔,稱這些人為經筵講官。“雖然沒有頭銜,但是差使卻是一樣的。”
南中出的鐵製農具,多爾袞也在遼西見過。許多關寧軍軍官將領的田莊裡大量的使用著。用上好熟鐵打造的鋤頭,鐵鍬、釘耙,用九轉鋼製成的一種步犁,每一樣都不是很起眼,但是,堆積起來,就成了這些田莊糧食增產的利器。
幾個從關寧軍中投到兩白旗的奴才向他稟告過,全數採用這些南蠻農具的田莊,糧食增產,差不多已經到了耕一餘一的地步了。
“便是那些只採辦用了一些的莊子,也能達到耕三餘一。”
餘一餘三是什麼意思,多爾袞也聽寧完我給他講過。
《禮記.王制》:“以三十年之通,制國用。“孔穎達疏:“每年之率,入物分為四分,一分擬為儲積,三分而當年所用。二年又留一分,三年又留一分。是三年揔得三分,為一年之蓄。三十年之率,當有十年之蓄。“又《漢書.食貨志上》:“民三年耕,則餘一年之畜……三考黜陟,餘三年食。“後遂以“餘一餘三“謂連年豐收,家有儲糧,國庫充盈。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