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南京城裡汙泥濁水一般,老子才懶得在那裡跟那群東西鬼扯!反正早晚都要打仗,靠著狗屁的道德文章能夠把李自成從北京城裡趕走嗎?”李守漢很是不忿的白了一眼。
李麗珍淺笑了一下,她也清楚,自己的這個男人也是被眼下南京城裡吵成一團的所謂“立親”、“立賢”之爭搞得頭昏腦漲,同時,又是不齒與那些表面上道德文章肚子裡男盜女娼的東林先生們為伍,索性便出城來散散心。
所謂的立親與立賢之爭,其實也就是皇位屬於那一派的鬥爭。
不久前,大順軍攻克北京、崇禎皇帝吊死煤山的訊息傳到了南京,聚集在留都南京一帶的明朝官員勳貴們頓時亂成一團。為了收拾這無主的半壁江山同北方的大順軍對抗,他們面臨著一個迅速解決明王朝的繼承大統問題。由於眼下朱由檢的三個兒子都因為被俘或是下落不明而無法承襲帝位,大臣們只有從藩王中挑選。
按照父死子繼的歷來傳位程式,應該繼承崇禎帝位的當然是他的兒子。崇禎皇帝共有三個兒子:太子朱慈烺、二子定王朱慈炯、三子永王朱慈炤,但是這三位皇子當時都身陷北京,下落不明。所以,議立新君只能從近支藩王中考慮。被大臣們納入視線作為考慮物件的是幾個地位比較尊顯的藩王:首先當然是福王朱由崧,他和崇禎皇帝同屬神宗皇帝的孫子。另外還有他的幾個叔叔輩的親王,潞王朱常淓、惠王朱常潤、瑞王朱常浩、桂王朱常瀛。福王是神宗萬曆皇帝的愛孫,而惠、瑞、桂三王也都是萬曆皇帝的兒子,所以說這四位王爺的血統都是很高貴的,只有潞王是萬曆的侄子,血統稍遠。但是,就此時的形勢看,惠、瑞、桂三王都在自己的封藩,或在四川,或在廣西。距離南京都很遠,擁立他們沒有實際操作的可能性。而且從禮法制度上,也斷然沒有侄子死了立叔叔當皇帝的道理,落實到可行的層面上,南京的官員們把目光都投向了不遠處的淮安。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