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比如偉大的張導和馮導,當年在電影學院也從來沒學過什麼叫CG,甚至可能沒有一個老一輩導演知道CG真正的製作流程。”
“在人家好萊塢,劇本敲定之後,第一時間就有特效總監這個職務,因為CG是整部電影的亮點,是花大錢用心去做的精髓部分。”
“而在國內更多時候是為了省錢,打個簡單比方,在國內做樓房爆炸,往往都是因為真的炸一個實景價格太高才會用電腦去做,所以你的報價一旦高於實拍就會被pass。”
“而在國外這個價格可以很高的原因往往是因為導演要讓這個樓房爆炸出他所想要的特殊視覺效果,而實景爆炸很難實現。”
“因此特效公司價格會要的很高,而製作人員也很有熱情去實現別人從來沒有實現過的效果,那是一種榮耀!”
“以前經常聽說某導演指責國內特效團隊如何如何差,後來接觸後才明白,都是炒作大於實際。”
“從國外做爛再拿回國內翻工的片子不止一部兩部,曾經有高手讓我去數數第84屆奧斯卡最佳視覺特效獎作品序幕裡有多少咱們國內特效製作人員的名字?”
“甚至扔下一句話:市面上所能看到的所有特效,有一部算一部,就敢拍著胸脯說沒有他們做不了的!”
說到這裡丁誠很有共鳴,捫心自問咱們真正差的只是技術嗎?
即使現在還沒有《2012》,你覺得有一個國內導演能清晰的描繪出100級地震的場景嗎?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