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三日,關中方面的噩耗接二連三送抵鄴城。
形勢惡化的太過迅速,甚至沒有一點反應時間;前腳才收到吳質所發即將決戰的軍情奏報,後腳就是吳質全軍覆沒的訊息。
堪稱國事動盪,社稷不穩。
倉促之間根本不清楚前線究竟發生了什麼,到底是怎麼敗的,自然也就無從分析各項資料。
北府是否會聯合張飛,對河北發起一輪新的決戰?
就食於敵這種戰術,漢軍有把握達成。
可問題是……今年河北乾旱,民間也缺乏糧食;北邊鮮卑聯盟蠢蠢欲動,此刻若遭遇鮮卑、田信、張飛三路夾擊,河北形勢就驟然兇險起來。
還不等魏國的中樞重臣商討出結果,河南尹司馬芝、洛陽留守的中領軍夏侯楙、大將軍曹真就發來最新的軍情,以及一封田信的信。
銅雀臺,曹丕活動散步,整理自己的情緒,以做好看信的準備。
不用想,這封信裡肯定會大致的戰報,也可能會有吳質戰死的訊息,甚至吳質投降的訊息。
從吳質戰前的推論來說,守住關中把握是很大的,最少有七成;接住南山大雨,擊敗、重創北府的可能性在四成。
可現在都完了,吳質生死不明。
雍涼軍團十萬人就這麼沒了,餘下河北極限動員又能有多少軍隊?
今年是連續第三年乾旱,民間缺少糧食,朝廷只有戰略儲備糧,如果極限動員,也無法持久。
在這個人心動搖的時期,大魏朝廷極有可能坍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