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事實上,我決定用120幀是受到了卡梅隆的啟發,我在拍《少年派》的時候,在3D技術上參考過卡梅隆的意見,所有人都告訴我,用24幀拍3D會加大本來就有的頻閃,但是當時沒有更好的技術解決辦法,只能妥協。”
“後來卡梅隆宣佈使用高幀率拍攝《阿凡達2》,給了我啟發,我還是覺得不夠,於是就想到用4K技術來解決清晰率的問題,最終選擇120幀…”
為什麼是120幀?
其實是為了省錢——120幀正好同時是24幀——電影通用和30幀——電視通用的整倍數,就可以用同一種格式製作電視和電影。
“《比利林恩》是很好的機會,這部電影的重點就是“感受”,不僅僅是講述故事,而是想辦法讓觀眾體驗,給他們一種全新的經歷。”
“至於過於清晰的問題,其實,我覺得影像超過60幀就沒有閃動了,有了更多的景幀、解析度以後,就像取下了面紗一樣,身臨其境的感覺。24幀其實是一個最低標準,並不理想。而電影是一個showbusiness,是要show的。
電影畫面裡看到的不如人眼。我們眼睛那種清晰可能到800、900幀,等於8K、9K甚至10K。
希望兩個版本大家可以從高往底看:先看120幀版,再看24幀版,這樣兩者可以有個比較。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