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說起我們現在電腦,和手機上使用的晶片,都是上世紀1946年米國人率先製造出來的矽電晶體,並且在那之後用晶體管制成了晶片。
其原理說白了就是在高純度的矽晶基片上,放入更多的矽電晶體嗎,讓電子在這些電晶體裡穿行,使用獨特的二元制01語言,來控制電門,最終達到讓晶片執行任務的目的。
而碳基晶片說白了,就是把矽替換成碳。
其實早在上世紀,就有人提出過這個想法,並且進行了實驗。
但那個時候的人們並沒有發現石墨烯,只是簡單的想用碳原子來替代矽原子。
結果後來發現碳碳相連的原子,結構上沒有矽原子來的穩定,後來也就沒人在繼續搞碳基晶片的研究了。
這種情況,直到2004年兩位曼徹斯特的大學教授,發現並且第一次從石墨上撕下了大片結構的石墨烯,並且因此而獲得了諾貝爾獎之後。
碳奈米管晶片的理念,才再度被人提了起來。
因為人們發現,隨著人類對晶片研究程度的不斷加深,原本界定電子領域的摩爾定律已經不在有效了。
原本的摩爾定律是說,每隔12-24個月,人類對於電子晶片的研發成果效率就會翻倍。
可是等晶片製程進入14奈米之後,這個定律就已經開始失效了。
人們發現隨著矽奈米管越做越小之後,下一代的換代升級難度,也越來越大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