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長樂侯元召為緩解渭河上游的洪水壓力而開鑿的三條長渠,後來分別被皇帝親自賜名為渭渠、靈澤渠、利國渠。漢中太守張式因為主持修渠有大功,蒙皇帝隆重嘉獎,召回長安,任職少府,擢為九卿重臣之一。
這是一個標誌,從此以後,天下郡縣官吏無不把水利建設擺在了頭等位置來對待。在不久之後流傳天下的那篇著名《水利疏》中,元召提出的幾條重要觀點被大多數主政官員所重視。
“以水利益農事、以開渠平衡旱澇、以漕渠連線江河,縱橫交通……。”
當十年之後,大漢疆域內的所有江河湖泊都進行了統統的改造,再沒有發生過較大的災害,農耕旱澇保收,水路運輸遍佈大半個帝國。那時候再回首看《水利疏》中的這幾句話時,長樂侯為公天下之籌謀,所有人心中除了佩服還是佩服!
當然,現在還沒有人能預先看到那副遼闊的遠景。關乎利益的事,路還長,較量才剛剛開始。
治理黃河,先前之所以大家都認為元召說的方法是信口開河,沒人相信。是因為就算是外行也知道,開挖一條新的河道,需要付出多麼大的代價。
人力、物力、地方郡縣的配合,大量的朝廷財政支援……等等,方方面面綜合起來,簡直就是浩大的工程。這樣難的事情,在元召口中輕描淡寫的說來,當然會引起所有人的不服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