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蔡景彌果然被吸引了,連聲稱讚:“好,好,好。這首詠白海棠詩做得真好,特別是這句‘淡極始知花更豔,愁多焉得玉無痕’。”慕蓮得意地勾起嘴角,又吟誦了另外一首《詠白海棠》:“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好一句‘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蔡景彌大聲稱讚,心中卻不免疑惑。這兩首詩的風格完全不同,前一首沉穩端莊,後一首風流別致,都是精品。慕蓮是怎麼一下子就寫出兩首的呢?
詩人作詩其實都有自己的風格的,即便改變了風格,但最本質的東西還是能從作品中看出來。看蔡景彌回想慕蓮“創作”那些詩詞,風格變換得太大太多,各種風格的詩詞都有。想她不過是一個十多歲的丫鬟,就算讀書好但根本沒有機會見識京城外的世界,怎麼可能寫出那麼多不同地區景色的詩詞?
一個小小的女孩子怎麼可能寫出五六十歲老年人心態的詩詞?怎麼可能寫出上過戰場的人才能夠體會出情感的詩詞?
以前只覺得慕蓮才華出眾,但現在仔細想想,這些真的是慕蓮的才華嗎?
很多以前蔡景彌不注意的細節全都發現在蔡景彌的腦海中,蔡景彌發現自己有可能看錯人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