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卷十七 如此江山 四二四、當斬胡頭衣錦回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孫元起斬釘截鐵地答道:“正是!”

楊度又問:“那百熙是準備和日本只在青島打上一戰,還是想賭上國運進行殊死相搏?”

孫元起道:“這兩者有區別麼?日本狼子野心,一向目中無人,對我國廣袤疆土覬覦已久,就算沒事它也會主動挑起事端,何況我們要和它真刀實槍地大戰一場?我們勝了,它會叫囂著報仇雪恨捲土重來;我們敗了,它則會乘勢追擊席捲而西,最終都會演變成兩國之間的殊死相搏!”

楊度道:“早二十年前,清廷承中興之烈、收洋務之功、舉全國之力與開國未久的日本鏖戰,最終一敗塗地,被迫簽下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承認朝鮮獨立,割讓臺灣及澎湖列島,並賠償日本國兩萬萬兩,使得大清國庫為之一空,國勢也由盛轉衰,這才有了後來的維新變法,也給了革命黨人以可乘之機。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甲午之戰,國家絕不會淪落到今天這邊地步!

“此後二十年間,日本先是在庚子國變中再敗清軍,緊接著在日俄戰爭中力勝沙俄,隨後又合併朝鮮,國勢可謂蒸蒸日上;反觀我國,戊戌變法、庚子國變、帝后駕崩、辛亥易鼎,一直以來內患不斷,國力衰退甚至不如前清之時。百熙覺得以此殘破衰敝之國對陣日本,能有幾成勝算?”

孫元起或許曾經憤青過,不過現在早已過了憤青的年齡,而且他身居高位,接觸資訊、考慮問題也更加全面,對日作戰顯然並非一時心血來潮:“孫某何嘗不知道對日作戰是敗多勝少?只是中日之間必有一戰,如皙子所言,日本國勢正在上升、中國國勢正在下落,既然如此,戰爭爆發無疑是越早越好!而且把時間選在明年有三個好處:一是那時英、美、法、德、俄等列強都把精力放在歐洲那場大戰上,無暇東顧,我們可以心無旁騖;二是我們提前設定戰場和作戰方式,把優勢放大到最大;三是預計那時國內局勢已經趨於明朗,有此外敵壓境,正好可以用來淬鍊國防力量,減少各省對於中央政府的反抗。”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