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邊上默默無聲的夏元瑮,此時放下茶杯說道:“兩年增選一次?而且沒有名額限制?這不大好吧!”
“為什麼這麼說?”李復幾反問道。
夏元瑮道:“雖然中國本土在明清以前也有科學技術萌芽,畢竟支離破碎不成系統。中西交通之後,歐洲幾何學、天文學等漸次傳入中國,才使得中國士大夫知道經世之外尚有此等格物致知之學。但當時士大夫以八股為進身之階,除高頭講章之外束書不觀,風氣使然,科學技術依舊淪為雜學小技,不為學者所重。直到道光年間,國門為西洋堅船利炮所破,部分明智之士漸漸意識到西洋科學技術的厲害,積極向歐美各國取法以求自強。但當時所尋求的主要是造船、造炮技術,國人並不關心技術背後的科學原理。
“情況真正得以改觀要到光緒前後。最初的嘗試是同治末年陸續派遣四批留美幼童,目的是想讓這些兒童從小開始接受西方的正規教育,透過十五年的培養能夠嫻熟外務、精通技術等,成為外務人員或工程師。這裡面便包括對西方科學技術的系統學習。只可惜計劃中途夭折,留美幼童被全部召回,讓中國士子再次與科學技術失之交臂。
“第二次嘗試是維新變法時期,不僅曉諭在全國成立各類中小學堂,還在京城創設了近代第一所國立高等學府——京師大學堂,裡面設有算學、農學、礦學、格致學、地理學、工程學等課程,這標誌著科學技術正式為國家和士子所認可。當是孫先生就在大學堂弘文勵教,並陸續發表多篇重要論文,揭開了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的大幕。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孫先生還編纂了全套中小學教科書以及多種大學讀本,使得中國學生終於可以系統學習到最新、最先進的科學知識。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