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完了趙景行的事情,孫元起又趕緊以朝廷名義在各大報紙上刊登資訊,向全國徵集醫生和看護。令人感動的是,中外醫生和醫學院的學生十分踴躍,很快就足以組建一所合格的傳染病醫院。外務部右丞施肇基更是主動向自己推薦了一位大牛:伍連德。
伍連德,字星聯,祖籍廣東臺山,1879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檳榔嶼。1896年,他以優異成績考取英國女皇獎學金,留學英國劍橋大學學醫,專業研究傳染病和細菌學。1903年,以有關破傷風菌的學術論文出色地透過劍橋大學博士考試,被授予醫學博士學位。之後回到馬來西亞開設診所。
雖然他自幼生長在海外,但卻有一顆赤忱報國之心。1907年應清政府之聘,出任北洋陸軍軍醫學堂副監督。在真實歷史中,他作為東三省防疫總醫官主持了此次抗災工作,短短四個月就撲滅了疫情,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
但這位被譽為“中國檢疫與防疫事業先驅”、為中國的現代醫學建設與醫學教育、公共衛生和傳染病學作出開創性貢獻的醫學家,卻很長一段時間都消失在科學史研究人員的視野中。直到2003年非典大爆發,這位“鼠疫鬥士”才被人從故紙堆裡翻出來,重新賦予他應有的榮譽和光環。
2007年諾貝爾基金會網站上披露,伍連德在1935年曾以其“在肺鼠疫方面的工作,尤其是發現了土撥鼠在其傳播中的作用”而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的提名。這意味著,他是華人世界第一位諾貝爾科學獎的候選人。伍連德的名字再次引起科學界的極大關注。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