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憂啟聖,多難興邦。”。殊不知,“多難”固然可以興邦,但更多時候,是把一個搖搖欲墜的龐大帝國徹底推進深淵。
清朝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在1910年之初,清帝國似乎已經從庚子國變的沉重打擊中恢復過來:
在經濟上,雖然政府揹負著庚子賠款的巨大包袱,但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從1903年開始連續6年保持上升態勢,各種工商業遍地開花,提供足夠的財力讓政府蹣跚前行。
在政治上,外國列強得到鉅額賠款後,也不再頻繁折騰這個東方的老大帝國;全國民眾在預備立憲的誘惑下,對中央政府的擁護率達到戊戌變法以來的最高峰;反政府武裝同盟會的數次造反都被順利鎮壓,近期更是出現分裂式微的跡象。
在文化上,一個三四歲的孩子,作為帝國的象徵,以及滿洲的族長、蒙古的可汗、漢人的皇帝、西藏的保護人,正在逐漸被全國軍民所認同。
……
所有的這一切,都顯得大清帝國是那麼的生機勃勃,彷彿只要再堅持幾年就能徹底恢復元氣,在君主立憲制度下,國富民強、偉大復興都觸手可及。
但在大清遼闊的疆域內並非所有的一切都那麼順利,比如農曆正月,廣東廣州發生新軍起義;三月,湖南長沙發生搶米風潮;四月,山東萊陽發生抗租風潮;五月,全國團體請願即開國會。這些區域性的群體性事件儘管都很快被解決,並不影響和諧穩定的大局,卻已經在宏偉藍圖上灑下幾滴礙眼的墨汁。真正直接導致大清帝國覆滅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會在六月的上海轟然倒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