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讓王雱感到奇怪的便是王靜輝就是給那部分靠科舉的孩子講課的時候,也沒有涉及到很多他最擅長的詩詞知識還有現行最通用的經義。待王雱把心中的疑問問出:“改之為何不教這些孩子經帖墨義呢?這可是靠科舉的主課啊!”
王靜輝笑著說道:“元澤兄,你可能還不知道,這些孩子原本就是無父無母的孤兒,我看他們可憐所以才收留下來的。你說這天下讀書人能在考場揚名者有幾人?除了考科舉之外讀書可曾能夠養活一個人?”
王雱本是心思通透的人,王靜輝一反問便知道了原因,笑著說道:“天下讀書人不知繁幾,但每三年一次大考能夠魚躍龍門者甚少!”
王靜輝說道:“在下收養他們、教這些孤兒讀書,如果其中真有天資絕佳者自然會讓他們深入學習,但天資絕佳者甚少,為了他們以後生活安定,能夠自食其力,所以便教他們一些雜學,好能夠讓他們早日獨立生活!”
王雱手中的這扇一收在手掌中輕拍一下說道:“改之此乃真善舉也!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王靜輝笑著說道:“元澤兄過獎了!其實就是這些繼續深入學習的資質上佳的孤兒,在下也是有考慮的,之所以不授以經帖墨義這些常規考試專案,還是因為這些東西害我輩讀書人甚深!”
王靜輝知道歷史上王安石對宋朝的科舉制度考經帖墨義的意見極大,以至於在變法之初便開始著手強力改革。他是後世之人,對這科舉制度自然是深惡痛絕,但凡事都有個過程,科舉制度就是再差勁,以他現在的能量來推翻它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現在還不是淘汰科舉制度的時候,與其費力不討好的去做無用功,還不如在此基礎上進行改良更加現實些。現在的科舉考試考的便是經帖墨義,都是看誰能背誰就有把握考場奪魁,遠不如宋朝立朝的時候,太祖太宗皇帝以策論來選拔人才的科舉制度。想來以王安石的見識絕對看到了這一點的弊處,歷史上他便是改經帖墨義為策論,雖說也是為變法搖旗吶喊從中選拔他所中意的人才,但總比選上來一堆書呆子要好的多,所以王靜輝想借這個由頭來博取王氏父子的初步好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