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七卷 艱難歲月 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太君,他是俺姐夫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9月17號上午,就在日軍瘋狂進攻官莊、景芝、井溝、柴溝一線的時候,濰城北門望海門門口來了幾十個揹著上細下粗的條簍的漢子。

站崗的偽軍一看,就知道是鄉下流飯橋一帶進城裡賣槓子頭火燒的漢子,馬上就把槍一橫,開始盤查了。

槓子頭火燒又叫鄉火燒,是濰城一帶農村的特色麵食。做法很簡單,用一隻特大號粗瓷面盆一次性和出重約四五十斤的硬麵團,一個壯漢在一張兩米多長的面板上用一條胳膊粗、長度與面板差不多的棗木棒(俗稱“槓子”)兩手用力不斷來回碾壓翻動,直到硬麵團成為質地均勻的麵餅。再把均勻厚實的麵餅揉成長條,手扯或刀切出一個個小麵糰,重量必須達到半斤,用市枰準確稱好,毫不含糊。小麵糰做成四周厚,中間薄而凸的圓形,放入火燒爐中烤熟,散發出陣陣麥香味的槓子頭火燒就陸續出爐了。

火燒製成後,不急於出售,秋末成批貯藏,半月二十天甚至一兩個月,它會變得更幹更硬,但吃到口中越咬越香的口感是不變的。

這種和麵時用槓子翻壓把面和硬製成的硬麵火燒,就叫槓子頭火燒。

抗戰爆發前,濰城地區經濟發展,農民自己用小麥磨面,麩子喂牲口,麵粉打成火燒出賣。價錢低廉,越吃越香,城裡眾多商號以及普通市民家庭都願意成批儲存,以備過冬。一來二去,槓子頭火燒就成了濰城人的特色食品,也是鄉下農民的一個沒有什麼風險的生財之道。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