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代的費縣縣城,就像劉一民部署作戰時說的那樣,土城牆,四個城門,12條街道和雙井口巷、劉家後巷、軲轆把巷、魏家巷、文昌公巷、挑水巷、魁星閣巷等不少名字土的可愛的衚衕,還是清末民初的格局,只不過多了當鋪和天主教堂的兩座二層樓。
劉一民說的只是外城,這費縣城有內城、外城之分。
外城輪廓就是土城牆,北門、西門、南門外都建有溫涼河石橋,溝通交通。出東門,遠可以到臨沂,近可以抵祊河邊,祊河對岸有魯公祠。東門與南門之間,有一東南門。其中,西門外的溫涼河邊有八蜡廟,西門與北門之間的溫涼河邊有社稷壇。西門與南門之間有火神廟。火神廟有與城外相通。可惜這些建築在日軍侵佔費縣時已經被炸燬了。
外城城牆外面有護城河,裡面是跑馬道,繞城牆一週。
外城的主要建築集中在南門與內城南門之間,有南北向的慕曾街連線外城南門和內城南門。慕曾街是敬慕曾子的意思。慕曾街西側主要是居民住宅,東側是費縣的文化教育聖地,現存文廟、儒學、節烈祠、崇聖祠等建築。
民國建元后,由於受五四運動砸爛孔家店的影響,全國各地都就停止了祭孔活動,文廟都成了擺設,並漸漸頹毀。這山東地面是孔聖人的老家,尊孔祭孔之風仍然盛行。費縣的文廟,只是在民國初年短暫停止祭孔,在民國三年就成立聖誕會,恢復了祭孔活動。每年農曆8月27孔子誕辰日,都有文教機關主辦,行政長官主祭。縉紳、士民、機關職工、老師、學生一律參加。典禮開始,來者肅立兩廡,兩廊各置柴燈一座,高五尺左右,大如桶,內盛乾柴,澆上油脂,然後點燃。祭桌上擺有整豬整羊,瓜果祭品。司儀唱禮。眾人齊唱《孔子頌》:“墨風歐雨,世界文明主亞東。文明中國,中國文明,萬古尊我孔。今夕何夕,至聖誕辰,我輩呼嵩人力所通。舟車所至,盡受帲幪。說先師—聖壽無疆福無窮。”禮畢,由文教機關分發祭牲。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