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中方提出的設計要求是,航程不少於3000海里、噸位在1000-1500之間、主要用於反潛、但也具有不錯的防空能力與一定的對海對岸攻擊能力。也不知道是不是歷史的慣性,聽了中方的要求之後,這個時空的美國人還是將其命名為為護航驅逐艦
這款本時空的第一種護衛艦的設計主要由美國專家來完成,中國jishu人員則以學習為主。沒辦法,國內這方面的基礎太薄弱了。按說其實早在北洋軍閥時期,中國就有建造萬噸巨輪的裝置條件了,但只有江南造船所在1918年至1919年接受美國訂貨,製造過四艘萬噸貨輪,而其後卻一直要到將近50年後,中國才再次造出,而在此期間中國造船工業至少在硬體上明明是持續進步的,乍一看似乎很令人費解
之所以會這樣,主要是由於中國長期缺乏合格的船舶設計人員(注1),解放前能夠造出那四艘萬噸輪是因為美國提供全套設計圖紙的緣故,而胡衛東雖然記得不少經典戰艦的結構圖,但精細程度達不到專業水準不說,還都是戰列艦、航空母艦等主力艦的圖樣,根本就用不上,這也難怪,即使是再狂熱的戰艦愛好者,又有幾個對潛艇以外的中小型艦船感興趣並花大量時間蒐集資料呢?
由於二戰時期潛艇的航速很慢,因此反潛艦艇的速度只需要能夠跟上艦隊的巡航速度就行,所以經濟性更haode柴油機就成了這款“護航驅逐艦”的首選,而由於美國所產的船用柴油機效能不佳(歷史上美國以柴油機為主要動力的艦船最大航速普遍也就在20節出頭,與德國柴油機動力艦船二十七八節的最大航速根本無法相比。),後來中國赤色黨與德國秘密開始全面合作之後,便將其換成了德國貨。使得該艦的航速與續航能力都有了明顯的提升。而德國派來中國的軍艦設計師更充分展現出了領先於shijie的結構科學水平,將這款護衛艦的內部結構進行了重新設計,使其適航性和抗沉性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融合了美德兩國軍艦設計思想精華的改進型與中福國際在美國訂造的4艘(單價800萬美元)相比簡直是脫胎換骨。以致於後世的軍迷乾脆就將其視為兩種不同的軍艦,這款被命名為“江南級”的護衛艦基本引數如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