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阿哥胤禛看來老十就是塊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原本預算著這回清欠會遇上不少的麻煩,為此也做好的多手的準備,甚至做好了跟老十來場御前官司的打算,但出乎胤禛預料的是:戶部的官差剛到老十的門上討要欠款,老十就很是配合地還出了部分銀兩,聲稱其餘的過幾日湊齊了一定交清。
老十很配合,可胤禛卻有種一記重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覺,空落落地不著力,想要拿老十當靶子打順帶立威的想頭就算是幻滅了。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既然老十這麼個愣頭青都不敢不配合,餘者又何足道哉,就這麼著,胤禛也不管年關將至,大規模的清欠工作就拉開了序幕,戶部一幫子官吏四下奔走、追比,攪得滿朝風雨,大小官吏叫苦連天。
清代官吏俸祿不高:以歲俸為名,發給銀兩,自一品到九品至未人流,共分10個等級,一品最高180兩,二品155兩,三品130兩,四品105兩,五品80兩,六品60兩,七品45兩,八品40兩,正九品33兩,從九品及未人流只有31兩,京官每百兩銀有祿米50石。若是按這等俸祿過日子,別說是七、八品的小官,就算是一品大員,也只能緊巴巴地熬著,連僕人都請不起幾個,更別說迎來送往、花天酒地的了。
不過那些子俸祿都是明面上的,除非是那些像大、小於成龍之類的清官,其他官都不指望著靠這點子俸祿過活,京官中有結印局(幫著來京的同鄉作保或是幫著寫些推薦信之類東西的一個機構,相當同鄉會)有外地官每年孝敬的冰、碳敬,有吃乾股等等之類的灰色收入;地方官則有火耗、打官司、刮地皮之類的來錢門路,那句“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雖說過了些,但一任知府當下來,就算不太貪,整個萬把兩銀子卻是不成問題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