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工,顧名思義就是河防工程,不過在清代特指的是治理黃河、淮河及運河的工程和事務。但凡定都北方的皇朝都極為重視河工——河工關係到漕運的安全,關係到京師糧食供應的問題。河工一旦糜爛,整個北方都得餓肚子,只是從來沒有哪個朝代像清朝這般重視河工:不但有龐大的河工管理機構,設立了河道總督,每年投入的河工治理經費更是多得驚人——到鴉片戰爭前夕,清廷的經常性財政支出中,河工費、塘工費共計526.28萬兩,佔總支出的10.39%,僅次於軍費支出(佔57.14%)和官吏的俸祿支出(佔15.58%)。
按理說投入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至少能保證漕運的安全了吧,其實不然,黃河、淮河年年都有潰堤之事,漕運也是時斷時續,雖說不至於到了令京師民眾揭不開鍋的地步,可京師糧食供應緊張卻是不爭的事實,康熙兩次徵西都未能盡全功,糧草供應不上就是最大的問題所在。自打康熙二十七年初河道總督靳輔被郭琇參倒之後,到如今不過短短八年的時間,卻換了九任河道總督,一任不如一任,河工已是糜爛至極,這其中原因眾多:
首先,河工是件技術活兒,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河工主管者,不但需要豐富的理論知識,還得有長期的實踐經驗,這可不是隨便看了幾本前人治河的小冊子就能成的,大清朝現有的河工官員在素質上壓根兒就不合格——一群將畢生精力花在四書五經上的書生哪有時間去鑽研河工,基本上都是些半路出家的貨色。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