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南亂北治
對交北民眾來條路是可以拿錢到南邊開始新生活,另一條路則要在軍隊的刀槍下戰戰兢兢地過日子,雖然有當民族英雄的機會,但代價卻是全家人的生命,除了極少數頑固不化之徒,都知道自己該選擇哪條路。而一旦過了紅河,再想回來就沒那麼容易了,好歹紅河也是南洋的一條大河,想游過去可沒那麼容易,而紅河兩岸的碼頭又被孫默派人全部控制住(北岸)或者乾脆毀掉(南岸,順便讓海軍陸戰隊演習一下突襲港口的戰法。)了,“偷渡”的成功率實在是低得可憐。
雖然孫默會給南遷的交北人一定補償,但數量也不可能太多,到交中安家立業是夠了,但卻不足以彌補他們拋棄田宅等固定家產的損失。因此,只有那些對於佔領軍十分不滿的人群才會選擇離開,因為雖然“軍管”對待“違法亂紀”的“刁民”,手段相當嚴酷,但對於“奉公守法”的“良民”,孫默主持下的交北總督府還是很客氣的,而交趾好歹也是農耕民族,安土重遷的心理還是很普遍的。
在花費一百多萬貫(趙?得知後,不由再次感嘆大宋銅錢在周邊國家的強大購買力,交趾緊挨著大宋錢居然也能當五六文來用,而且交趾人又不算富裕,所以遣散費真tmd便宜送走三十多萬對佔領軍不滿的危險分子後,交北總督府不但獲得了大量的“無主”土地(交趾的市民在當初聯軍第一次攻擊交趾的行動以及隨後爆發的大饑荒和瘟疫中死掉了一大半,所以這批人中鄉民的比例較趙?的預想為高。),而且管理交北也輕鬆得多了。原因很簡單,當一百人中有三四十人對當局極度不滿的時候,就像一顆放在火上烘烤的炸彈,隨時可能爆炸,而一旦出現暴*,就很容易迅速蔓延開來;但是若一百人中只有不到十個人對當局極度不滿,而其他的人則都還能忍受的話,就算那些對當局不滿者製造出一些零星的暴*,也難以形成燎原之勢,再加上交北衛軍一直嚴加戒備,留下來的那麼一小撮人又豈能翻得了天?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