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由於郭崇嶽、植廷曉所部不是戰死就是被俘,而永和鎮一戰後,黃海又派出大量偵騎截斷了番禺與永和鎮之間的道路。{所以,直到陰曆五月十六凌晨時分,劉鋹才得到郭、植所部大敗,植廷曉戰死、郭崇嶽率眾投降的訊息。待到南漢一班文武大臣被劉鋹召到金殿商議此事時,周軍已然將番禺城圍了起來。
兵臨城下,要麼打、要麼降,除此之外別無他法。是以,南漢眾臣御前廷議的主題便由如何禦敵變成了是抵抗到底還是納土歸降。對此,在場的南漢文臣武將們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至於劉鋹,其內心卻是十分矛盾。一方面,就雙方實力來看,如今番禺城內只有五萬餘新老參半、內心惶恐不安之兵,誰也沒有把握他們在面對剛剛於永和鎮取得大捷、乘勝而來的近五萬大周水陸大軍時能夠抵擋得住對方的凌厲攻勢。更何況,韶州方向的五萬周軍在迅速攻佔英州後正快速趕來與友軍匯合。到時候,己方以五萬對十萬,只怕更難有取勝的機會。此時投降,雖不能挽回亡國之勢,至少能儘快結束戰事,使番禺城內百姓免受戰火荼毒之苦。
另一方面,劉鋹又心存僥倖。在他看來,現在已是陰曆五月,進入了海上大風頻起、陸上大雨連綿的季節。只要自己能夠據城死守,暫時抵擋住周軍的攻勢,與周軍形成對峙局面。那麼,面對其從未見過的狂風暴雨、面對無論陸上還是海上補給線均運輸艱難的情形,周軍必定無法持久。最多一個月時間,他們就會因為難以適應氣候、後勤不濟而不得不撤兵北返。屆時,不但番禺之圍可解,操作得當的話,說不定己方還能趁機偷襲,狠狠咬上週軍一口——至於暫時請和、乞求緩兵的選擇,自從得知南漢的求和使者連周軍此番南征都部署唐潮的面都沒見到便被直接送往開封后,南漢君臣便已明白這條路是走不通的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