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對於能夠名正言順離開小鎮的機會,邱明博自然是求之不得。而面對高薪厚利,要說陳寶強不動心那也肯定是假話。可一來,他不知道站在自己旁邊的邱明博早就想走,二來也打算再徵求一下自己老婆和王涵妹子的意見。所以,不等邱明博表態,便向張管事表示自己要與兄弟以及家人商量,待明日再給予答覆。
與兄弟和家人商量乃是題中應有之意,且招攬之舉亦不能表現得過於急切,以免對方趁機要高價、提條件,所以張管事當即表示沒有問題,自己回去靜候佳音,待明日再來聽取答覆。
陳寶強已經動了心,又有邱明博在一旁極力遊說、推波助瀾,所以儘管張管事東主李家的根基以及冶煉產業遠在西北京兆府,最終陳紫露和王涵還是點頭同意了陳、邱二人遠行西北,去開創一番新天地的提議。於是,就在顯德二年的中秋節即將到來之際,陳寶強、邱明博、趙紫露和王涵隨張管事的商隊踏上了西行之路。先至開封洛陽,後至洛陽,最後抵達京兆府,只用了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陳寶強和邱明博不僅在李家的冶煉、鍛造作坊中打開了局面、站穩了腳根,而且在西北地區都闖出了名號,成為西北有名的能匠、大匠。
也正是因為陳寶強名聲在外,才引起了與京兆府有不少生意往來,暗中從李家的冶煉作坊採購大量兵器的定難軍的注意——此時党項人的冶煉水平和規模遠不及前世李元昊時,還需要從中原及西北漢人地區購入大量的兵器和鐵器。定難軍節度使李彝殷雖是党項人,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他還是懂的。他很清楚長期從漢人地區採購鐵器特別是武器裝備既要花費大量金錢,更有可能受制於人,絕不是長久之計。與其花大筆銀錢去向李家購買,不如想辦法將李家的這兩名能匠、大匠挖到定難軍來,這樣既可以節省大筆費用,而且還不會受制於人,乃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