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前片,患者診斷很明確,是原發性肝癌。
肝臟上有一個3×4cm的病灶,而膽囊完好,別說是結石,膽囊壁連點毛糙都不見。
而且趙文華插上去的並不是一張前片,而是兩張。
第一張是術前的片子,病灶裡沒有碘油。第二張片子是栓塞術後的,看日期應該是幾天前做的手術。
而最近的片子,腫瘤內部已經壞死,還能看見針道的影像,應該是栓塞術後做了射頻消融術。
“不應該是膽結石。”鄭仁肯定的說道。
看過片子後,他知道趙文華糾結的地方在哪裡。
趙文華連連點頭,“鄭老闆,術前沒有膽囊結石。這才幾天,不可能有大量泥沙樣的膽結石出現。這是常規的邏輯判斷,可是影像學上看偏偏就有。”
說著,他無可奈何的嘆了口氣。
有時候影像和邏輯判斷會出現誤差,絕大多數的醫生會按照客觀影像判斷作為最後的依據。
畢竟影像是客觀存在的,要不然給患者做影像檢查的意義何在。而思維邏輯,很多情況下受限於醫生本身的素質與水平。甚至,和環境、情緒等等因素都有關係。
但到了趙文華的水平,客觀影像只能作為參考的標準之一,他不會偏信任何客觀影像。
醫生水平越高,考慮的問題也就越多。
每一個邏輯上無法解決的問題,都有可能出現很罕見的情況,導致患者病情進一步惡化,甚至會導致患者死亡。
就算是片子上有很典型的影像學診斷,那也要想明白才可以。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