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54

熱門小說推薦

,趙奎又道:“為什麼不反過來想想,他願意背叛李漸鴻,自然有他不得不背叛的理由。”

“那老嫗不足以構成這個理由。”趙奎隨口道,“自然還有別的,令他不得不反,只因這件事如果被李漸鴻知道了,必定會砍掉他的頭。”

武獨眯起了雙眼。

“報——”一名傳令兵匆匆入內。

“江州告破!”傳令兵道,“謝宥投敵!”

李漸鴻將遼國的萬餘兵馬留在了函谷關下,製造出千軍萬馬的聲勢,抵達當夜便率領降軍繞過黃河,無聲無息地衝向江州。江州還在觀望,李漸鴻便已衝到城下。

江州以黑甲軍聞名於世,素以捍衛王權為己任,李漸鴻手持鎮山河,駐馬滔滔長江之前,面對五萬黑甲軍。

“我用這把劍。”李漸鴻朗聲道,“與我身後的大陳子弟兵與諸位一戰!我知道這世上有些人,生在世間,不畏權,不趨勢,只為這個國家。”

李漸鴻掃過眾人,說:“趙奎叛國,諸位若不願發兵助我,今日便讓我屍橫就地,染紅這江水,將我性命留在此處。開戰吧!無須廢話!”

鐵甲軍齊齊豎盾,一聲震天怒吼,後陣道:“且慢!”

“三王爺。”一名壯漢騎黑馬出列,說,“請到城內喝一杯玉衡山的茶。”

李漸鴻將虎盔推上些許,現出俊容,與那壯漢對視。

“謝宥,近來可好?”李漸鴻道,“我爹快千秋萬世了!四弟被權臣所挾,發了詔書罵我,這個忙,你是幫還是不幫?”

謝宥沉聲道:“熱血仍在,來日方長,盛世天下,錦繡河山,驗過方知,三王爺,請城內一敘。”

黑甲軍齊齊退往兩側,讓出一條通路,供李漸鴻入城。當日,江州城宣佈投誠李漸鴻。

五月初五,端午。

這時間,上京的桃花方鬱鬱蔥蔥綻放,段嶺回到家時,收到了第二封信。

【江州滄浪滔滔,玉衡雲海漫漫,群山之巔,北地茫茫。此時相望不相聞,願得流華照月君,借你來日私房護衛一用,甚為順手,已克。】【燒!】

南方的訊息傳來,李漸鴻連拔十二城,江州無條件投誠,江州軍統領謝宥歸降,李漸鴻調兵前往劍門關。

段嶺聽懂了那句“私房護衛”,江州軍歷來只捍衛皇室正統,數百年來無數次重編,再組,仍忠誠於皇室,天家哪怕出示虎符亦無法調動。唯有歷朝信物,外加繼承皇位順序之人,方能調遣。

想必是攻克江州了,如今李漸鴻添五萬江州軍在手,揮軍直上,兵臨入川的最後一道天險。

而趙奎要的人頭還遲遲沒有來,哪怕來了也快用不上了,若再死守函谷關,後方便將被李漸鴻一鍋端掉。趙奎只得調兵遣將,南下與李漸鴻來一場硬碰硬的決戰。

“你知道趙奎為何將國都一遷再遷,寧願帶著我爹逃往西川,也不願在江州立都麼?”李漸鴻駐馬劍門關前,朝領軍的謝宥說。

謝宥沉默,趙奎遷都避開了江州,自然是不願受制於黑甲軍,否則把新都定在江州,趙奎還怎麼造反?言下之意,李漸鴻也是在問責謝宥,為何不早點採取行動。

“說句話。”李漸鴻一腳踹了踹謝宥。

“不會說話,只會殺人。”謝宥說,“很久沒有殺過人了。”

李漸鴻抬頭望向關門外,喃喃道:“只能智取,不能力敵。”

趙奎的人已經來了,據天險力守,趙奎卻遲遲不現身。

“夜長夢多。”謝宥說,“遲則生變。”

“過不去。”李漸鴻搖頭,喃喃道,“須得另想辦法,日子還有很長很長,黑甲軍的性命,不能白費在這裡。也不想再做無謂的殺戮了,權當給大陳積點德。”

“不像你。”謝宥瞥了李漸鴻一眼。

“我有個兒子。”李漸鴻朝謝宥說。

謝宥說:“明白了,暫且撤軍。”

黑甲軍、西北軍全陣後退,退到劍門關前十二里外。

南方陷入膠著狀態,古人道“劍門天下險”,趙奎在護衛皇室遷都之時,確實走了一著好棋,劍門易守難攻,要進西川,除漢中路與劍門之外別無捷徑。只要這兩路穩守,入川的道路便將被徹底阻截。

劍門關下水流湍急,盡是崇山峻嶺,趙奎在兩側埋伏下了無數機關,李漸鴻若將手中所有兵力壓上去,拼死一戰,勝率不到三成。此時趙奎仍在等候,李漸鴻一方卻已危機四伏。

所有勢力都在盯著這場戰爭,李漸鴻的戰果攸關漢、遼、西羌、元四族格局,劍門若久攻不下,大軍便無法入主西川,於是南方大陳,將被這場戰爭一裂為二,再分為趙奎主掌的西陳與李漸鴻割據的東陳。陳國將因這場內戰而分崩離析,引來更強大的對手。

“如果打不下來呢?”

“那他們就完了。”一名外族少年充滿同情地說,“遼國哪容得他們再分治一次?”

“北有元人虎視眈眈。”又有人說,“南院定會先取江南,李漸鴻失去西川支援,黑甲軍只打內戰嘛,保護天子。他們不出玉璧關,也打不了遊擊與持久戰,一旦我大遼再下江南,定是秋風掃落葉之勢……”

眾少年在辟雍館內習練射箭,自元軍進犯上京後,武術課赫然增加了分量,大家都不想任憑宰割,學騎射也愈發認真起來。

段嶺聽著側旁的議論,沉默不語。

“若再分治一次。”又有人說,“李漸鴻就是南陳的千古罪人。”

遼國十分忌憚背後的元,元人在近年間已有虎視眈眈、覷機南下之勢,南方一亂,耶律皇室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再次南下,先行吞併中原南面,江左等地,徹底紮根,再慢慢收拾掉荊州、西川,以長城為界,抵禦元人入侵。

李漸鴻盯著西川,遼國卻盯著南方,元人則盯著上京與北方,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牽一髮而動全身。

射箭課結束後,少年們仍在討論南方的格局,段嶺卻無心再聽,這幾天先是傳來不少好訊息,卻又傳來了更多的壞訊息。今年若打不下劍門關,進不了西川,李漸鴻面臨的就將是腹背受敵的局面。

“說不定耶律大石早就料到這情況了。”蔡閆回房時,突然說了一句。

“什麼?”段嶺還在思考,被蔡閆一說,才回過神來。

“嗯……嗯。”段嶺答道,“有可能,是的。但很多事,應該由不得他說了算,我倒是覺得韓唯庸會朝南方用兵,趁機奪取淮水以南的國土。”

“國土。”蔡閆說。

段嶺意識到蔡閆的身份其實是遼人,便改口道:“漢人的國土。”

“你爹什麼時候回來?”蔡閆又問。

段嶺說:“我不知道,南方封鎖了訊息,我想他能保護好自己。”

蔡閆點點頭,兩名少年剛洗過臉,院內突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