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最可喜的就是,官軍義軍經此磨礪,三線九路都勠力同心。”官軍義軍三進三出奪回大散關後,金陵曾伏在厲風行胸口如釋重負地說。
若時間停在那溫馨一刻,確實如此。可惜這世間有太多的前因後果了——
歲末年初,吳曦叛宋自立,宋廷政令難及,中層有心無力,反倒是一群下級官員自發組織了“誅吳”團體,從策謀到行動,從來以李好義、楊巨源為首腦,短刀谷塑影門也不過是從旁協助的高手而已。
林阡原派鳳簫吟代表義軍坐鎮誅吳之戰始末,誰料那丫頭放心不下他魔性未消,中途從川蜀回了隴右一次,便是這段失去主心骨的空白,下級官員們為了確保事成,又費盡心力去將吳曦的二把手安丙策反。
全盤計劃裡多出一個人,在當時並未引發枝節,事後回看,卻顯然有畫蛇添足之嫌。當時未引枝節,是因安丙誠心與他們一起剷除吳曦,從附逆的第一日起他就覺得林阡才是抗金第一人。畫蛇添足,則因為安丙是個心機至深、擅長權斗的文官。
安丙本就是吳曦政權的丞相長史,鋤奸後當然就是川蜀的最高長官,但無功不受祿,焉能睡得安穩?對面的曹王和戰狼窺出這名不副實、心虛致惡的可能性,於是在轄境內貼出通緝令時都不忘把安丙的身價抬到最高,宋廷輕信,對安丙褒獎更多,安丙內心蓄積的邪氣暗自高漲,不知不覺禍患就生了根。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