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師兄,這是什麼妙法?”那何其峰見李明珊唸誦聲阿彌陀佛和六字真言,便佛息繞身,飛上了天,不禁問道,頗有幾分羨慕之意。
“此乃聲聞借力之法。”悟虛抬頭望著天空,緩緩答道。莫說何其峰,便是悟虛也有幾分驚訝加羨慕。自己所言,乃是自己一時之悟,一邊說與李明珊,實則自己也在一邊想,想不到李明珊竟然有如此悟性,這麼快便能做到!
“聲聞法門?!”悟虛此言一出,眾人皆驚。在他們的印象中,聲聞法門,不過是用來傳法、凝神、通訊,何時能夠飛天?便是他們如今施展此法門,也做不到的。
“此乃借我等之力。”悟虛沉吟著解釋道,“佛門一系,雖有各宗,但根本教義,卻多有眾生平等,普渡眾生一條。諸佛諸菩薩,都有大慈悲大宏願;便是我等,也有多少是因此而心親近,得方便,入佛門,自然也就沾染了這因果。”
悟虛話剛說完,張翠露隨即問道,“法露近日在修《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經中有云,稱觀世音菩薩名,可化險為夷,如此種種,極其殊勝。但以法露經歷看來,卻未見得有一人能一聲觀世音菩薩名,便受如此護持。法露細細想來,恐怕是因為無人能夠真的如此誠心念誦,便是自己自覺誠心念誦,卻也似乎還不夠誠心?但方才李明珊卻能一聲佛號,佛息繞身,一聲六字真言,便飛上天去?”
張翠露此番話,有三問。一問,普門品中所言,究竟是否真實?二問,為何自己誠心誦持,不見護持?三問,李明珊此刻為何能夠如此?
悟虛點點頭,“普門品中所講,不但是講觀世音菩薩之神通廣大,更是講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宏願。其中所言之事,是真非真。所謂真,一謂菩薩慈悲宏願永真;二謂當時世尊說此經品時確實為真,佛法無邊,護持眾生。云何非真?我等所處娑婆世界,如今已非真。好用一句俗語,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大的環境變了,眾生宿業深重,因果之下,豈能如此?譬如有人惡貫滿盈,一聲觀世音菩薩便能不受報應?”
“師兄說來說去,似乎還是說如今之世,觀世音菩薩神通法力不行,不能夠普渡眾生了?”何其峰,笑嘻嘻地問道。
悟虛深深看了何其峰一眼,說道,“所謂信則有,不信則無。無論何世界,萬事萬物都有規則,佛家謂之因果。諸佛諸菩薩,種種方便,導人向善,度化眾生。若眾生因此生信,佛性彰顯,自度度人,一聲觀世音菩薩之名,自然一方有難,菩薩護持,眾生相助。若眾生宿業深重,自甘墮落,到頭來,又豈能怪佛祖菩薩?“
“法峰,我佛門為何不講神通?汝當明白。諸佛諸菩薩,所謂普渡眾生,是要開示開悟眾生,令眾生自悟,超脫自在。譬如我等,如今皆是佛修,聚於道場,同氣連枝,共修共參。至於這方法,不是所謂的威力大不大,能殺多少人,是對不對時機,合不合緣由,。是以,只是方便法門,隨緣而變,是以無神通。“
何其峰,訕訕一笑,沒有再言。
悟虛又對著張翠露說道,“如此,我便也回答了你第二問。大的環境變了,今時今日,你縱然誠心誦持觀世音菩薩之名,也不難在現實中復現經品中所言具體種種相。時機,緣由,機緣過了。但你若是堅持誠心念誦,也不是說不能得見菩薩顯靈。因為,玄陰上,佛法仍在,汝之周圍,吾等佛修仍在,同在一道場。汝之誦持,吾等皆有感應。“
見張翠露似有所悟,又有所慮,悟虛復又笑言,“若是不行,不妨試試。如明珊道友一般,誦一聲佛號,持六字真言。方才明珊道友,之所以能飛天而去,便是吾等身為佛門修士,吾身為其說法者,受感應,迴向佈施的緣故。可有一樣,你可能須得需要有飛天的起心動念。“
張翠露聽悟虛如此說,便有些躍躍欲試。在場其他人,也盡皆朝其投來鼓勵的目光,似乎也要借其驗證一二。
只見她閉目凝神,合掌胸前,片刻之後,誦了聲觀世音菩薩名號。
當其誦持之時,悟虛聽在心裡,即生感應,隨即合掌恭誦,“南無觀世音菩薩!“
眾人歡呼,因為張翠露竟然真的,也如李明珊一般,冉冉升空。
悟虛看著張翠露越飛越高,暗中細察。果然,自己的法界道場,乃至體內靈力,都沒有任何損耗。這大致印證了自己的一個隱約猜測。
但忽然,眾人驚呼,悟虛也眼睜睜看著,張翠露,還有李明珊,從空中相繼墜落下來。筆直的路徑,似乎遇到了不可抗的外力。
悟虛心中一沉,神識外放到極致,朝著高空深處探去。
有天妖的氣息,還有另外兩道如天妖一般的氣息。它們交織碰撞在一起,猶如汪洋大海,狂暴無比!瞬間,便悟虛外放的神識絞滅得一乾二淨。
三名通玄大修!
悟虛忍著神識之痛,將李明珊,張翠露等人,攝入法界道場,隨後,朝著城主府密室飛去。
誰知道,天空電閃雷鳴,忽現兩隻手掌,一黑一白,皆向著悟虛擒來,似乎悟虛法界道場也不能遮掩住氣息。
法界道場,天緣寺中,悟虛與李明珊,張翠露等人,跌坐一處,苦苦支撐著。
那兩隻一黑一白的手掌,竟然伸進了法界道場,按在了天緣寺中大殿的牆壁之上,雖然看似稀薄了許多。
那牆壁內側之上,原本有一些張翠露等人留下的諸天印記。如今,全都破碎,張翠露等人如受猛烈一擊,身形搖晃,難以把持。
好在悟虛端坐在大殿上方的,口誦真言,李明珊身如利劍,飛舞之間似有星光閃動,令張翠露等人隨即穩住,定心觀想顯化各自法界乃至各自法界本尊。
但那兩隻手掌並沒有消散,它們似乎一旦找到了目標,便如附骨之蛆,攻擊連綿不絕,誓要此間完全破去,將悟虛等擒拿。
外面,眾人只看到兩道無比巨大的手掌,從高空伸出來,落在雍州城,好似要將雍州城生生抹去一般。
那恐怖的氣息,令城中所有人噤若寒蟬,更不要說出手抵抗了。
但城外東側雪桃谷,有驚呼聲傳來,阿彌陀佛陣陣,傳入悟虛法界道場。
不但如此,城外西側那草草建立,空空蕩蕩的修士院中,完全沉浸在長槍在手舞動乾坤中的林豹,忽然抬頭,大喝一聲,長槍一擺,射出一道看不見的光華,瞬間也投入悟虛法界道場。
眾生有佛性,自度度他人。
迴向與佈施,即成大法界。<!--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