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這會兒的讀書人讀書是為了什麼呢?
這個問題,貌似不用問,讀書人之所以讀書還不是為了參加科舉,考取功名,因為你不參加科舉,考取功名,不但書白讀了,甚至個人生計都很難維持。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因為這年頭讀書的投入太大了,不但要投入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還要投入筆墨紙硯和書本甚至考試的費用,一般人家哪有這麼多閒錢,所以,大部分讀書人都是舉債在讀書。
如果能考取功名,那倒還罷了,就算是最低等的秀才功名,那也是有一定用處的,可以去衙門當個小吏,也可以去有錢人家當幕賓,再不濟,還能開設私塾教授弟子。
總之,讀書人只要考取了功名,維持生計還是沒有多大問題的,所謂“窮秀才”、“窮秀才”,秀才雖窮,那也不是沒飯吃不是。
問題,六七百萬讀書人裡面到底又有多少人有功名呢?
這個比例很低,可以說低的可怕。
這天下具體有多少讀書人有功名,準確的數字怕是禮部都很難統計,因為每年都有去世的,每年又有新考取的,計算起來太麻煩,這年頭也沒人專門去計算這一準確數字。
不過,要估算個大概還是很簡單的。
一般鄉試和會試都是二十取一到三十取一,而三年一屆的會試錄取的進士一般都是三百人左右,也就是說,每屆參加會試的舉人大致是六千到九千人左右。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