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天下九塞,雁門為首!”
雁門關依山傍險,高踞勾注山上,東西兩翼,山巒起伏,山脊長城,其勢蜿蜒,東走平型關、紫荊關、倒馬關,直抵幽燕,連線瀚海;西去軒崗口、寧武關、偏頭關、至黃河邊。勘稱北地第一要塞,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同時也是草原遊牧民族南下的必經之路。
在雁門這條千年古道上,不時的能看到騎著駿馬、揹著弓箭的燕趙遊俠兒三人一群,五人一夥的匯聚而來前往雁門關從軍入伍,在中國歷史上,講究秦漢一體,可以說漢王朝的建立在很多方面都繼承了秦的制度,尤其是在軍事上,對軍功異常看重,漢高祖劉邦就曾立下過:“非劉姓不得為王,非功臣者不得封侯!”的白馬之誓;這個時代從軍入伍對那些滿腔熱血的年輕人而言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情,同時也是一條難得的晉升渠道;以至於每次漢軍出征,路上都會有大量的彪悍少年自備兵器、乾糧跟隨出戰,想在戰場之上博一份前程!
可以說軍人在一個國家裡社會地位的高低,決定了這個國家的軍事實力強度,而中國自古就有尚武之風,尤其是燕趙一帶,因為地處北疆,連年征戰,民風極其彪悍,號稱:古多慷慨悲歌之士!
中國人這種尚武的風氣從夏、商、週三代開始一直延續到了北宋,從宋開始,重文輕武,武者在國家中的地位可謂是急轉直下,可以說宋朝是中國人整體民族性格的一個分水嶺。
宋朝之前,所有中國男孩的人生目標基本都是:“好好練武,長大以後當大將軍,塞外立功!”
宋朝之後,所有中國男孩的人生目標則變成了:“好好讀書,長大以後考狀元郎,跨馬遊街!”
從此尚武之風徹底沒落,文教之風興盛而起,在華麗的宋詞暖風之下,中原王朝變成了一個藝術的國度,隨後就是異族入侵,割地、歲幣、稱臣,最後崖山之後再無中國……
寂靜的古道上,隨著一陣急促的馬蹄聲,三匹快馬奔跑而來,為首的是一名黑衣黑馬,狼背蜂腰的少年,微黑的小臉上劍眉鷹目,帶著一股子邪逸的俊美,身後揹著的巨大鐵臂弓,和馬鞍邊得勝鉤上掛著的八十一斤鳳翅鎦金鏜清楚的告訴所有人,這個少年除了長相俊美之外,還有驍勇彪悍的一面;後面兩個少年也同樣是體型魁梧,彪悍不凡,各自帶著寒光閃閃的兵刃。三個人都是滿面的風塵之色,顯然是從遠道趕過來的。
來者正是蕭逸等三人,原來三人定好雁門從軍的計劃後,收拾行囊,立刻起行,出漁陽郡,沿著官道向西經上谷,過代郡,渴飲山間泉水,餓了獵殺野獸為食,一路上曉行夜宿,半月之後順利的進入了雁門關地界。
雁門、雲中一帶原本是遊牧民族的活動區域,戰國時期,一代英主趙武靈王,大膽的改革軍事,放棄了中原人傳統的寬袍大袖和笨拙的戰車,改為胡服騎射,極大的加強了趙國的軍事力量,終於打敗了林胡、樓煩等異族,硬生生的從狼嘴裡搶下此地,設定了雁門郡;看著眼前雄山峻嶺的險峻地形,蕭逸心中不由得感慨萬千:“祖先如此英勇,子孫豈能丟失寸土!”
雁門關正處於兩山之間的要道上,設有南北兩門,北門外就是茫茫無邊的大草原,由於近期匈奴人活動猖獗,時常有些零散的騎兵前來騷擾,所以平時都緊閉關門,南門內則是漢人的活動範圍,因為前些日子被匈奴三萬鐵騎劫掠多日,搶走人口、牲畜無數,所以當蕭逸三人來到時,看到的只有一片荒涼的景色,各處田園荒廢,人煙極其稀少,很多地方還能依稀看到被戰火焚燬的痕跡,可見這次匈奴南侵給漢地百姓帶來地災難可謂深痛入骨。
太守張楊的確算是一員能吏,自上任以後,他從內地各郡召集了大量的青壯、民夫,不惜花費重金,親自監工日夜搶修、重建了被匈奴人毀壞的城池,此時放眼望去,到處都是施工的工地,無數的民夫赤膊著脊背,喊著號子,肩挑人扛的把磚瓦、巨石等材料搬運而來;新修的城牆都是用青石、巨磚為基礎,以黏性極佳的糯米調汁,摻和鐵砂,再用黃土層層夯築而成,城牆上面設有駐軍用的頂樓,整座關防堅固而雄壯,絕對稱得上:“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城門口的青石匾上橫刻著:“雁門關”三個篆文大字;筆畫蒼勁有力,雄壯非凡…………
蕭逸三人並沒有進城,原來為了安置這些前來投軍的豪傑,太守張楊特意令人在南門外的一座廢棄的神廟處擴充、休整了一座營房,軍營佔地極廣,足有數百畝,上面搭建了大量的帳篷。這樣一來,既方便了統一管理這些前來投軍入伍的豪傑之士,也避免了這些人進城以後會騷然城中的百姓,畢竟,武者大都性格剛烈,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的事情時有發生,要知道,越是有本事的人越是能鬧事,也越加的桀驁不馴。
當蕭逸三人催馬來到營門口時,裡面已經匯聚了大量前來投軍入伍的燕趙遊俠兒,放眼望去足有數千之眾,人喊馬嘶的亂作一團,營地裡到處可以聽見他們的吵嚷聲,鬥毆之類的事情也時有發生……
軍營旁邊還有一塊訓練區,同樣佔地廣闊,是一片寬廣的草地,上面插有大量的木樁和草靶子,既可以用來練騎射,也可以練兵器,此時已經有數百人在這裡縱馬馳騁,各種兵器在他們手中上下飛舞,大多是長槍和馬槊、弓箭之類,有些演練的十分精彩的,不時傳來陣陣的叫好聲,駐馬看了一會,蕭逸並沒有發現這些人中有什麼絕世的武將,頂多也就算得上弓馬嫻熟而已,原來還期待著能碰到幾個三國名將,看來是不可能了,也是,那些牛人大都選擇去投靠明主了,肯從小兵幹起的還真沒幾個……
見到蕭逸三人到來,軍營中立刻走出一名軍卒,將他們帶到一頂帳篷裡進行安置,同時詳細講解了此處的規則,原來這次太守張楊為了招募勇士真是花了大力氣,凡是到此投軍者,不但提供免費的食宿,營中選拔期間的一切花銷還皆有官府承擔;眾人既可以在軍營裡好好休息,恢復體力,也可以去邊上的場地練習騎射,只要不出營門鬧事,在這裡還是比較自由的。三日後太守張楊就會親自來這裡選拔人才,考核武藝,因為這次是以組建騎兵為主,所以考核的重點就是騎射功夫。
安頓好後,蕭逸並沒有出去,對他而言,那種臨陣磨槍式的訓練毫無意義,只是靜靜的呆在自己的帳篷裡,一邊恢復路上的疲勞,一邊仔細考慮未來即將面對的各種錯綜複雜的情況;反倒是大牛、馬六二人,來到軍營後顯得十分活躍,很快就適應力這種軍營中的集體生活,整天的四處走動,因為二人性格豪爽,加上武藝超群,很快就結識了不少的朋友。<!--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