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八十四章

熱門小說推薦

<!--go-->

此時,臥房裡的陸母登時站了起來!

“是晨兒的聲音!”說完,瘋狂的往外跑!邊跑邊喊著“晨兒!晨兒!……”

直至看到陸晨的身影!又哭又笑!悲喜交加!還沒來到陸晨身前,一下子就要昏倒在地。

陸晨眼疾手快,一把托住母親,“娘~!”

陸晨抱著母親就進了房間!

卻一眼看到一臉蒼白臥床的老父!

“爹!你怎麼了!”

這才三天!

到底發生了什麼!

陸晨內心著急!

……

卻說,陸母情緒大起大落昏倒後,過了半個時辰這才甦醒!

“晨兒,你終於回來了!想起娘了……!”陸母說著又要流淚了……

本以為凶多吉少,再難相見……如今算是放心了!

陸父躺在床上,氣色大好!雖然重傷在身,卻臉色紅潤了許多。

一塊心病終於放下了!當日,忽報薛仁貴搦戰,陸晨引思繼於高阜望之,思繼侍立於側。時,陸晨指曰:“麾蓋之下,橫槍立馬者,薛仁貴也。”思繼亦隨指看之,見其人繡袍金甲,威風凜凜,殺氣騰騰。

思繼與陸晨曰:“臣雖不才,願領兵出戰!”遂披掛綽槍上馬,直出陣前,挺槍直取彥章。彥章急架相還,二人交馬,正是棋逢敵手,木遇良工,叫聲好殺!怎見得:兩邊鼓響震天雷,就地鑼鳴如霹靂。人馬軍前捨命爭雄,刀槍練磨,惡似那如來會下哪吒,搖動五方旗;氣影相迎,猶如那四州大聖降水母。釘擦釘,雙摩皓月;甲蹌甲,對射銀山。

兩條條,凹面混汗龍;一對對,巴山白額虎。

二人混殺了一日,鬥上三百餘合,天色已晚,陸晨叫鳴金收軍,兩下各領兵回營。卻說薛仁貴,回到本營,謂左右曰:“高思繼刀法甚熟,真吾敵手,若不收兵,險喪此人之手。來日用回馬槍挑之,必全勝矣!”次日,上馬引軍來戰,高思繼亦引軍來,兩陣對圓,二將齊出。彥章曰:“吾今須決勝負,不可收兵!”言訖二馬相交,二人又戰五十餘合。彥章見贏不得思繼,撥回馬,拖槍便走。思繼疑彥章怯已,恨不得趕上,放開馬趕下陣來。彥章回頭,見思繼馬來得近,兜回馬一槍,思繼收馬不迭,步心一槍刺死,彥章找了思繼首級。此時,眾餘四散奔走,來報唐營:“高思繼被他回馬槍挑了!”陸晨聽罷,大叫一聲:“氣殺我也!”口角噴血,倒於地下,半晌氣絕身死。逸狂有詩嘆曰:

為國頻召將,時危不可撐。

勇南亡去後,思繼復招魂。

忠義心空赤,衰殘志可矜。

一氣能噴血,誰將社稷平。

原來陸晨一是領頭瘡發,二是那二百場戰敗的氣,三是年高八十四歲。後來史官有詩為證:

唐室衰微不可扶,天教溫賊篡良圖,

君仇未報身先死,到此英雄豈丈夫。

彥章回馬槍挑了高思繼,氣殺了沙陀李陸晨,眾王子大駭。

便欲舉哀,盡傳陸晨身死,商議做孝。潞州王李傑曰:“眾王子且勿喧嚷,薛仁貴得知陸晨死了,他便又領兵來索戰,誰與他抵敵?急將陸晨棺殮,著令蕭、劉二妃,帶領三千兵馬,護送靈柩,星夜赴賓州埋葬,此為上策。”眾王子從之。卻說眾王子商議:“陸晨已死,可令潞州王權掌陸晨兵印。”潞州王曰:“吾有何能?敢任此職。”眾皆曰:“以昭穆定之,非汝不可為也!”當日,李傑謂嗣源曰:“水手逆賊,日夜索戰,唐兵不能討賊報仇,此事若何?你看何處有兵,借得一支,前來破敵。”嗣源告曰:“吾終日賓士道路,不是個調兵的人,卻似個勾命的鬼,各處調來的將士,都喪於此賊之手,兒今逕往直北大潼李友金處,調取那支人馬前來,破敵必矣!”李傑大喜,即遣嗣源一行。

嗣源披掛上馬,往直北進發。但見途中三三兩兩,互相啼哭,攜兒抱女,夫東婦西,各人顧命逃散。殺得那百姓,家家門首吊著一個木牌,一邊寫個晉字,一邊寫個梁字。那軍一壁裡殺,一壁裡搶,搶到莊上,那百姓打聽得是晉兵,把那晉字吊過來。那軍說是陸晨的民,不要搶就過去了。後兵又來搶,打聽得是梁兵,把那梁字吊過來,那軍說是梁王的民,不要搶,也過去了。後來搶得滑了,不論梁、晉都搶了,因此人民朝屬梁而暮屬晉。嗣源見了百姓如此之苦,喟然嘆曰:“只因這梁、晉交兵,殺得那軍土受塗炭之苦,百姓有倒懸之急,天下慌慌,人民死其大半。”

嗣源勒馬,星夜去到直北大潼城,拜見叔父李友金,呈上告急書言:“薛仁貴殺我父兵,敗二百場,不能措手,回馬槍挑了高思繼,氣殺了我父王,現守雞寶山,相攻至急,望叔父乞撥大將相助。”友金聽罷,放聲大哭,曰:“可惜皇兄死於非命,唐室不能報仇。”友金問:“班部中眾將,誰可引一軍去雞寶山相助?”言未絕,一將應聲而出,曰:“臣雖不才,願領兵前去,以斬薛仁貴之首。”友金視之,其人身不滿七尺,年約十四五歲,面如敷粉,發綰齊眉,乃北平人也,姓史名建唐,是友金部下一員名將,極有智略。友金聽其言大喜,封為總兵官,撥軍二萬,健將八員,一同李嗣源連夜便發,飛奔雞寶山來。

卻說史建唐領兵正行,前面報馬言:“到唐營,離此不遠。”建唐急喚八將,將這二萬人馬,另自安下一個小營。嗣源引史建唐來見潞州王,盡訴其事。王曰:“吾侄遠路,風塵不易,許多好漢,皆致喪命,叫此一個小孩兒到此,焉能成事?若叫出陣,必被水手恥笑。”建唐向前告曰:“大王休小覷我,將在謀而不在勇,吾乃名將之子,九世良將之孫,量一水手,有何罕哉!”

此時正話間,薛仁貴又來索戰。建唐叩頭曰:“小將願往,斬彥章之頭,獻於帳下!”潞王許之。建唐徑回本營,吩咐八將:“先領六千兵去埋伏左右,吾自領兵三千,當中殺出,我若輸了,你們兩邊即來接應;水手若敗了,你左右急截斷他的去路。但有退前縮後者,此劍為例。”眾將領命去了,各個披掛上馬,領兵出營佈陣。薛仁貴在陣前看了,稱羨不已,自言曰:“梁晉交兵二年餘,未逢敵手,今日不知何人,布此陣勢,實是天地人三才之陣,他敗也是他勝,我勝亦是他勝。”言未絕,只見素羅旗下,閃出一小將,怎生打扮:發綰齊眉,約年十四五歲。桃腮兩頰,約身不過四五尺長。

頭戴燦銀盔,身披銀葉甲,手挽梨花槍,坐下玉驄馬,這不是哪吒太子,敢是個敷粉何郎?

那陣上,彥章又長又大,惡似金剛,獰如八戒,見了大笑,言:“布此陣,倒有餘矣!原來是個小孩子出陣!”便問:“來將何名?”建唐曰:“吾是白袍史敬思之子,直北大潼城總戎官史建唐是也!汝是甚人?”彥章曰:“吾是鐵槍薛仁貴是也。”建唐即挺槍直取彥章,彥章急架相還。只聽得:轟雷炮響,殺喊連天,金鳴震起,戰鼓齊敲。陣前陣後虎狼兵,四哨五營排陣腳。旌旗閃爍,皂纛飄飄,槍刀賽雪密層層,劍戟如霜鋒列列。馬軍如蛟龍出水,步軍如猛虎穿林。沙塵飛起,渾如障霧,旗開處,閃出一小將。拍馬揮戈心性急,猶如泰山傾倒,好似海水翻騰。兩將交鋒,這場好殺。

二人戰上二百餘合,建唐大怒,取鞭在手,喝聲:“著中!”彥章躲中不及,正中一鞭,抱鞍吐血,勒馬而走,建唐後面飛馬追之。卻說彥章,此時不往本陣,徑走左手下來。不料左邊四員將湧出,喝聲:“水手賊!走向何處?”四條槍攻進陣來。彥章魂不附體,勒馬走向右手下來。豈期右手四員將一支兵湧出,大叫:“逆賊休走!”章回頭看時,史建唐親自後面追至。彥章殺開一條血路,從南陣逃生走了。建唐曰:“誰放走了此賊!”皆言八健將第二名張夷放走。建唐大怒,喚刀手,拿張夷去斬首!並言:“今後慢功者,比張夷為例。”七將見了悚然。建唐差人到唐營報捷。潞州王曰:“不想此人勝了水手一陣。”眾王子出接建唐,隨即舉杯作賀,重賞眾將,不在話下,若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卓吾子評:

高思繼餘生數十年,不合又應晉人之請,亦死於彥章之手。

此時生民塗炭,朝梁暮晉,無有寧宇。悲夫!隋唐好漢排名,即隋唐十三傑,在單老評書隋唐演義中,十三傑指的是

第一傑:西府趙王李元霸

第二傑:天寶大將宇文成都

第三傑:銀錘太保裴元慶

第四傑:紫面天王雄闊海,

第五傑第六傑:伍天錫和伍雲召

第七傑:少保羅成

第八傑:靠山王楊林

第九傑:花刀大將魏文通

第十三傑:秦瓊和尉遲恭,並列第十三名<!--over-->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