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夷堅腦海中隱約記得……
傳說有云,涿鹿之戰中,黃帝捉了蚩尤,準備斬首。行刑之際,卻被刑天帶人劫了法場。不過,雙方對抗之中,刑天手慢一步,最後只搶到了蚩尤的屍身。
刑天怒火中燒,遂命同伴帶走蚩尤安葬,自己則留下來與黃帝決一死戰。
最終,寡不敵眾,刑天亦被黃帝斬首。
而那個帶走蚩尤屍身,為其斂葬之人,名字便喚奢比……。
夷堅老道因受後世書作影響,對這炎黃二帝真人存在與否,始終持有質疑。眼下既想到了這麼一段故事,遂認為,此乃姬姜相爭,姜氏外戚掣肘姬周王室的作亂之舉。
而奢比,便是當時參戰的姜氏外戚黨羽,或者亦是重要首領之一。
倒也算找著了奢比的出處。
不過……
夷堅老道忽而心底打了個磕巴,抬眼看了看還在抓著落塵說話的小道。
倘若此奢比便是彼奢比,眼前這位又怎麼可能是天人出身呢?
姬姜相爭,分明是凡人之事。
既起疑惑,便又翻起了滿腹經綸,開始了新一輪的腦力交戰。
這一通思量,便又從典故傳說跑去了各種“子曰”中,最終在《管子·五行篇》裡又翻到了一處相關。
書中記載,黃帝得蚩尤而明於天道,得大常而察於地利,得奢龍而辯於東方,得祝融而辯於南方,得大封而辯於西方,得后土而辯於北方。黃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蚩尤明乎天道,故使為當時;大常察乎地利,故使為廩者;奢龍辯乎東方,故使為土師;祝融辯乎南方,故使為司徒;大封辯於西方,故使為司馬;后土辯乎北方,故使為李。是故春者土師也,夏者司徒也,秋者司馬也,冬者李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