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陪著福兒重溫一遍昨天的感覺,昨天,福兒也很舒服吧?我本想放過你的,可誰讓你這麼有精神呢?反正也不用去請安,咱們就多做些能夠讓身心愉悅的事情吧……”
“你你你不要臉……唔……”
洞房中,誘人的聲音久久不-歇……
—正文完—
作者有話要說: 正文終於完結了,謝謝親們的一路陪伴,今明兩天會有紅包掉落,所以,不要大意的亮出你們的爪爪來吧~
會有幾章番外。
最近總是在《病弱長公主》、《嘉陵郡主》和《嬌寵太子妃》之間糾結,不知道該先寵幸哪個小-妖-精。
反正早晚都會寫的,所以都求下預收吧?(^?^*)萌萌們江湖有緣再會。
1.病弱長公主
網頁黨點這裡
爪機黨點這裡
2.嘉陵郡主
網頁黨點這裡
爪機黨點這裡
3.嬌寵太子妃
網頁黨點這裡
爪機黨點這裡
第162章 番外一
李嬪死了,死得悄無聲息。
自打她對周佩佩出手的事敗露後,明宣帝就對她厭惡到了極點,更不要說,後來還有李家人聯合幽王造反之事,以及李嬪裡通外賊企圖逼宮之事。
雖然事後李嬪竭力像明宣帝辯解,她從來沒有想過要逼宮,正是因為她試圖大義滅親,才會被“自己人”暗算,以致重傷在身,但明宣帝又豈會相信?明宣帝甚至覺得,自己從來沒有看懂過李嬪。
這是個心機深沉、口蜜腹劍的女子。這麼些年來,她端著一副慈眉善目的面孔,背地裡做了多少傷天害理的事?說不定,眼前這一幕,又是她在他面前演的一副苦肉計。
不管是真,是假,明宣帝都不會再信任李嬪了,他是絕對不會留著這樣一個蛇蠍夫人的,否則,指不定哪天,就要被李嬪咬上一口。
就算李嬪真是被人給陷害了,也只能怪李嬪自己親自敗光了她在明宣帝這兒的信用。
李嬪似乎也明白了明宣帝的意思,蒼白的面孔顯得越發的憔悴,眼眸中,含著一絲悽惶。聰明如她,已經明白,不管她說什麼,在明宣帝看來都是狡辯,只會罪加一等。
當她毫不猶豫地斬斷別人的後路時,不曾料到,她也斬斷了自己的後路。
一個不給別人留絲毫活路的人,別人自然也不會給她留活路。
就這樣吧,李嬪想。就這樣死去,興許明宣帝還能夠對她的孩子多一些寬恕。
她縱然千錯萬錯,有一步棋終究是走對了,她的孩子們與太子和太子妃的關係極好,且又對這些腌臢之事完全不知情。待太子登基後,想來虧待不了她的孩子們。
李嬪慶幸自己將大公主和三皇子養成了有情有義的性子,這才使得太子和太子妃與大公主、三皇子姐弟有了深刻的交情;同時,她又頭疼因她的孩子們這樣有情有義而倍感頭疼。
大公主說,要常伴青燈古佛之側,為她恕罪,她知道,這是真的;三皇子自請去看守皇陵,說不會再回來,她知道,這也是真的。她的孩子們,是那樣的固執,一旦下定了決心,就不會回頭,這一點讓李嬪十分擔憂。只怕來日,就算蕭明煜和林嬌怡願意寬恕他們,他們也不願意走出自己給自己畫下的牢籠。
若是可以,李嬪真恨不得為自己的孩子籌謀好一切再離去,可惜,她心有餘而力不足。況且現在,她連累她的孩子們至此,她還有什麼臉面要求她的孩子們聽她的話呢?
李嬪目光空泛地望著天花板,只覺得胸口一陣陣抽搐的疼痛。
她身為庶女,自小就知道,想要的一切,都需要自己去謀取。她自恃有幾分聰明,耗費了半生心血,佈下了這樣一個局,為的就是將自己的兒子送上那至高王座。
直到這一日,李嬪才發現,她汲汲營營半輩子謀求的東西,終是一場空。
不該是她的東西,始終不會成為她的。並不是她努力了,就能夠得到所有。可惜,她明白的太晚了。
李嬪拒絕喝藥,放任意識從自己的身體上抽離。她想,就這樣吧,就這樣在此刻結束她這失敗的一生。正好現在她受了重傷,只要不吃飯,不喝藥,她的生命力自然會慢慢的流逝,也省得她刻意尋白綾或者刀子了。
然而,下一刻,她就被周圍的宮女們拿苦汁子給灌醒了。
“李庶人,你暫且先留著自個兒這條小命吧,皇上有意重審當年莊氏一族貪汙軍餉之案,到時候,說不準兒還要找你傳話呢。畢竟,現在,你是唯一一個存活於世的李家人了。”
原來,她已經被貶為庶人了。
李氏苦笑著想。
她就知道,在這宮裡頭,一旦落敗,連好死都會成為一種奢望。
更何況,當年莊家與李家,那是不共戴天之仇。當年,李家利用明宣帝對莊家的不信任,利用莊家與廢太子曾經的親密關係,偽造了莊家與廢太子聯絡的書信,讓明宣帝相信,莊家才是居心叵測的主謀。莊家引誘幽王貪汙軍餉,就是為了動搖明宣帝那時候還不算穩固的地位。
那時候,明宣帝待幽王十分優厚,天底下沒幾個人不知道的。邊關的將士們還沒有對明宣帝建立起信任來。倘若此時,幽王貪汙軍餉之事暴露出去,對於明宣帝而言,更加不利於軍心的穩固。
出於對莊家的不信任,也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明宣帝終是按照李家的意思,順水推舟的將貪汙軍餉的罪名按到了莊家的頭上,但幽王也並非全然無辜,且明宣帝在此事中看清了幽王的鼠目寸光,因此,幽王漸漸失了聖心,明宣帝隨意封了他一塊貧瘠之地,就打發他出了京。
在莊氏一系的倒臺中,李家無疑是既得利者。
那時候,在後宮處處與李氏作對的莊修容被逼得不得不以禮佛之名避世。李氏是得意者,而莊修容是失敗者。
三十河東,三十河西。
如今,李家已經因為謀逆而被滿門抄斬,莊修容卻因為投靠了姜皇后,近日越發得意起來。莊修容想要為自己的家族翻案,也在情理之中。
報應,這也許就是他們李家圖謀莊家的報應。
李氏心中莫名的浮現出這個念頭來。
莊修容要為莊家復仇,李家又只剩下一個李氏,莊修容自然不會讓李氏死得那麼輕鬆。
後來,在明宣帝親自審問李氏時,莊修容果然用她早已收集好的一系列證據,將李氏釘在了恥-辱-柱上。李氏被駁斥得啞口無言,只得沉默。想也知道,莊修容蟄伏了這麼些年才亮出的殺招,怎麼可能不犀利?簡直刀刀見血。
那是李氏一生中所遭遇過的,最為難堪的日子。
周圍人的目光像是要把她身上的這層皮給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