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三卷 官人很忙 第一七七章 賀壽遇到閨秀團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如果說,松明山只是因為出了個汪道昆,方才在整個歙縣乃至於徽州府頗為出名,那許村就是貨真價實的源遠流長,名人輩出。這裡的歷史能夠追溯到東漢,而到了宋時,如王安石、歐陽修那些如雷貫耳的名人,都曾經為這裡的許氏名人做宗譜,寫世系表,朱熹文天祥也有相應序、跋留下。和松明山那一座進士及第的牌坊相比,這裡簡直是牌坊林立,古宅遍地,隨便遇到個半大孩子,興許都能對你張口說出祖上一大堆知名人物。

就連斗山街許家,也是發源自許村,更不要說由此繁衍生息出去的各大支族了。

所以,汪孚林一行人根本就不必問人家許老太公家在何處,因為這一日是正壽,只要跟著人流最多的地方往前走,那準沒錯。

一條昉溪從西北到東南穿過許村,經由這麼多年發展下來,這裡說是村,其實早已超過一般城鎮的規模。石板路上兩邊盡是典型的徽式宅院,從村口進來,過了昇平橋,汪孚林一行人便先後經過好幾處牌坊,每一座後頭,都是一座白牆黛瓦的豪宅,其中一座,村人舍其名而不稱,只叫做大邦伯第。只看門樓那四柱三開間五重簷的排場,而且竟然是一代大儒湛若水題的字,汪孚林甚至要以為那是哪位大學士家,可一問才知道,原主人竟然只是個知府!

但這是一位政績卓著,人人稱道的知府!

至於一路前行,那些各式各樣的牌坊就更多了,終於,眾人抵達了橫跨在昉溪上的高陽廊橋。這是一座風雨橋,由於前頭人多,汪孚林等著過橋的時候,抽空看了一下橋旁的碑文,這才知道,這橋原本是石墩木橋,弘治年間改成了石拱橋,到了嘉靖年間,又加蓋廊屋,行人因此免受風吹日曬雨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