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金秋十月,稻穀飄香,自從小站稻的名聲打出去之後,一年之內,水稻種植面積擴大到了二十萬畝,八月份收穫的時候,足足收穫了六十萬石稻穀,扣除百姓的口糧,供應天津三十萬石,京城十五萬石。
與此同時,稻田又出產了兩百多萬只稻田鴨,暢銷京城,廣受百姓歡迎。
唐毅在小站不到兩年的時間,名不見經傳的小站,就出現了三樣拳頭產品,葦蓆、水稻、鴨子,小站的戶口增加了幾十倍,變成了一個擁有兩三萬人的繁華小鎮。平心而論,小站能發展起來,還是靠著地裡位置,加上土地肥沃,得天獨厚。
不過世人不會在乎這些,他們把功勞都記在唐毅的頭上。
認為唐大人治理地方有法,而且小站的成功,反過頭來又證明唐學的正確。小站就像是一本活生生的教科書,吸引著天南海北的讀書人前來,尤其是心學士子,更是懷著朝聖的心裡,來拜見心目中的偶像。
唐毅沒有什麼架子,他隔三差五,就會開課講課,每一次都有幾百人前來,多的時候,甚至上千人。
看起來人數比不得李贄他們,在東南聚眾講課,一下子就來了幾萬人,徐階在京城講課也有幾千人。
如果知道內情,就不會這麼想了,因為前來唐毅這裡聽課,要經過篩選,要麼是陽明學會推薦來的優秀後生,要麼就是交通行推薦的金融商業人才,再有就是徐渭王世貞等人薦舉的國子監生和年輕翰林,剩下的也是京津等地計程車紳名流。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