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八十七章 霧襲大糧倉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人口增加意味著糧食壓力增加,為了緩解糧食壓力,夏雪一來利用自己的專業技術知識,二來利用自己從未來帶來的優質農作物良種,在佔領區建立了一些糧食良種基地,嚴格挑選並培訓了一批農業技術人員。讓他們負責這批良種的耕種收穫以及隨後的推廣工作,其中有適合在貧瘠土地種植的高產紅薯、玉米、土豆等原產地在美洲的新糧食品種。有可以在鹽鹼地等各種土壤裡種植的高產水稻,一年可以兩種兩收,如果在溫度更高的地區,比如海南、安南、交趾等地甚至可以一年三種三收。如果把這些優質新糧種推廣開來,估計將會大大減輕糧食壓力,不過這不是一時半會就能辦到的。

夏雪把平潭許多小島、包括那個最大的島嶼海壇島也早早佔領了。因為它發現它是個很好的漁業海產品基地,可以捕撈好多魚、海帶、紫菜、海參、蝦仁等等,這些其實都是優質食物來源。不過為了將魚儲存的更久,需要做成風乾魚,風乾的魚可以保持數年且不變質,不過風乾魚需要在岸邊搭木架,很佔地方。

鹽醃魚也是個辦法,可惜夏雪發現隋朝的鹽竟然那麼貴,快趕上大米的價格了,由於鹽貴,老百姓在醃魚時大量使用稻米殼和少量食鹽,製成略帶酸臭味的鹽魚,這肯定儲存時間不如鹽多醃製的好。夏雪分析隋朝鹽貴的原因,第一是因為朝廷的鹽業專賣法,層層加碼加稅,貴的厲害,一斗鹽百多錢。鹽業專賣就是國家實行壟斷經營,在古代華夏,鹽業專賣又稱禁榷。自漢武帝起,各朝都對鹽業實行不同程度的專賣。第二是食鹽生產落後、成本高、產量低。隋朝制海鹽依然用最原始的製取方法,也就是“煎”“煮”法,用盤為煎,用鍋為煮,史稱“煮海為鹽”,這種落後的“煮鹽法”當然產量低、成本高了。後世早都用“鹽田曬鹽法”了,產量大、成本低、技術簡單。於是夏雪在氣候溫和,光照充足的平潭許多島嶼上選擇大片平坦的海邊灘塗,建造鹽田。派專人看管守護,並進行技術培訓。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