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女兒,否則柳一戰也不會用羅氏來聯姻。
不過慕清彥想得顯然不是浮於表面的那一層。
“你姓柳,”他臉色略沉,帶著兩分凝重地重複,那個名字卻在舌尖如何也吐不出來。
“我姓柳,我叫……”羅氏好像格外喜歡這樣貓捉老鼠的感覺,“我叫柳華章。”
柳華章。
柳華章。
慕清彥閉上雙目,沒想到時至今日,竟然才見到真正的柳華章。
柳一戰的親孫女。
“你的表情真讓我開心,可惜的是,我不能親口告訴楚長寧這件件事,看到她的表情。”羅氏吟吟笑道。
她是柳華章。
她才是真正的柳華章。
而長寧,不過是頂著她的名字和身份過了十四年的可憐蟲。
一個被父親和外祖父兩方利用,更改天地大道的棋子而已,如何能同她相提並論。
“所以,你現在想好了嗎?”羅氏上前一步:“是繼續同陪著一個前朝公主,註定淹沒在歷史當中,還是選擇我,一個真正的公主。”
真正的公主。
柳家稱王稱帝后,柳華章作為柳一戰的親孫女,自然是尊貴無比的帝姬,加上她在此之前為了柳一戰的大業耗費如此多的心血,冊封一個公主也是理所應當。
所以在羅氏的眼中,她才是這江山天下未來的聖公主,掌握大世權利的女人。
慕清彥和她聯姻,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雖然祖父今後必定還會有別的子孫,但我的地位沒有人能動搖,”羅氏第二次逼近慕清彥身前,“你選擇我,才是為遼東郡和天下百姓選擇一條和平之路。”
這不是要挾,而是實力。
慕清彥若是選擇長寧,遼東和長安必有一戰,屆時生靈塗炭,旦夕之間。
第六五三章:卑鄙
“你們怕了。”慕清彥開口,羅氏的笑容收斂:“笑話,你和楚長寧都在我手裡,我有什麼好怕的?”
“你們不會動我,更不會動長寧。”慕清彥語氣十分肯定。
羅氏下意識咬住下唇,顯然慕清彥說中了她心裡的想法。
的確,他們不敢動慕清彥。
這也是長寧和慕清彥膽敢赴約的原因。
一旦慕清彥和長寧有什麼事,且不說遼東郡會是什麼狀況,單就是長安城外的燕京將軍就不會罷休。
面對這種狀況,燕京將軍十有八九會投奔南下的五皇子,而西北鷹眼關的十數萬的將士沒有了名義上的統帥也會瞬間割據,到時候是自立還是選擇柳家或是投奔五皇子都是未知數。
那時局勢只會更加混亂,一發而不可收拾。
柳一戰一心想與突厥開戰,儘快了結這長達八百年的對峙,所以他最需要的就是朝內的穩定,越長時間的戰亂就會越削弱大楚的國力,此消彼長,只怕就難以勝過突厥人了。
而失去慕清彥的大楚將會由三足鼎立變成兩方對峙,但凡有些歷史常識的人都會知道,三方角力是拉鋸戰而兩方對峙就只有決戰一條路。
不是柳一戰滅了五皇子徹底統一,就是五皇子撥亂反正成為新帝。
一旦戰爭拉開,突厥那隻野狼也不會安分。
這種種情況,都讓長寧這個大公主的存在有了意義,儘管這個意義是有些夾縫中求生存的感覺,但長寧和慕清彥顯然都握住了機會。
有這種聰明人把握,利益只會不斷擴大。
比如二人現在就利用這件事得到了這個驚天秘密。
柳華章就是羅氏。
那個前世幫宋宜晟剝掉長寧麵皮的羅氏,竟然就是真正的柳華章。
“如此說來,當年先皇后掉包的公主根本就是假的。”慕清彥問道。
羅氏,不,現在是柳華章了。
柳華章點頭回應:“沒錯,當初我母親抱著進宮的根本不是我,而是一個買來的女嬰,母親也正是發現嬰孩有異才會要求去偏殿驗看,也是那個時候父親將長寧和女嬰掉包。”
“原來柳將軍當時也在。”
“當然,父親若是不知道怎麼通知皇后。”柳華章道。
所有人都以為是鄭貴妃將訊息透露給柳後的,直到鄭貴妃死後這麼多年,鄭家才終於在這件事上洗脫嫌疑。
原來皇帝要設計在長寧滿月宴上伏擊柳一戰的事是柳將軍告訴皇后的,所以當年其實柳一戰也早就知道皇帝要伏殺他,還設了這樣的計策把長寧“帶出”皇宮。
可惜皇帝並不知道這件事,還是在柳後死後經過道衍推演國之變數才知道身負改變命運契機的長寧公主沒有死,而是被柳一戰帶到了慶安教養。
如此,皇帝終於決定先按兵不動,等待時機。
“柳老將軍真是智計無雙,整件事環環相扣,做的巧妙無比。”慕清彥道。
現在一切都清楚了。
與皇帝博弈的人就是柳一戰,一直都是,而他們之間的棋子是長寧,賭注則是一國之運。
楚氏作為末代皇族用自己最後的磅礴國運換取轉機,而柳家乘著方興未艾的木德國運也開始對抗楚氏皇族,演化至今就是長寧和柳一戰之間的對決。
今日柳一戰的所有謀劃付出水面,也讓長寧看到自己祖父的真面目,如今一切都沒有疑惑了。
就在羅氏這邊極力說服慕清彥選擇和她成親的同時,柳一戰也將同樣的事情告訴了長寧。
當長寧知道羅氏就是柳華章的時候,臉色終於變了。
她想到一個可怕的可能。
如果祖父真的這麼謀劃的話,那麼前世呢?
前世長寧沒有得到任何柳家的訊息,甚至直到死的那一刻之前也不曾見過半個柳家人。
唯有最後,羅氏持刀而來活活剝下她的臉皮時,她也不過見了個憎恨的劊子手,並不知道這個女人就是真正的柳華章。
但柳華章卻很可能是笑到最後的。
長寧雖然不知道柳華章是怎麼和宋宜晟聯絡到的,但前世那個局面,宋宜晟很可能會在關鍵時刻被羅氏反咬一口,而柳一戰則藉機翻身。
女孩彷彿看到了前世最後的結局。
宋宜晟在自己的登基大典那天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