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不就好了。”
雖然在手工業時代,細節很難標準化,但是成品的最優選應該還是有標準可循的吧?若是有個工程監理在一旁,肯定能提高不少成品率。
這話說的頗為想當然,田恆注視她良久,突然笑了起來:“有你在,怕真要食少事煩了。”
楚子苓被他笑得一頭霧水,田恆卻已經抖了抖韁繩:“坐穩了,帶你去集市看看!”
楚子苓趕忙抓穩了軾木,馬兒輕快,向著不遠處的集市馳去。
這一日,逛了工坊,又在集市轉了一遭,饒是乘車也累得夠嗆,楚子苓回到小院就洗洗睡下了,田恆卻點了燭臺,尋了些當年未曾著墨的竹簡。幼時他能見的簡冊甚少,就算去國子進學,也無法借回來細看,只得一段一段記下,回來默錄。光削簡,就不知砍了多少竹子,磨出了多少血泡。可惜,六藝學得再精,也無人在意。
沒想到過了這麼多年,倒又有了提筆的機會。
子苓今日所言,當是無心,卻讓田恆想出了個管理工坊的法子。如今技藝都掌握在匠人手裡,吏人難辨良莠,是好是壞全憑主事人一言而決,自然無法控制坊內損耗。那若是寫出規範,強令吏人通曉物事優劣呢?從中作梗的機會,當能減少大半。若是有人想偷奸耍滑,以次充好,也更是容易察覺,便於賞罰。
只是想寫這麼個東西,必須整日泡在坊內,一樣樣瞭解工序,不知要花費多少時間。巧的很,他現在閒來無事,手中只有這一樣差事,可不就有大把時間嗎?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