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日子過得好好的,滿縣城的人都認得我們,都尊敬你。有事吆喝一聲,就有人來幫忙。可咱們要是去了京城,誰認得你?到時候咱們就真真落到你那個沒良心的哥哥手裡了!”
秦老先生見老妻著急,方才開口道:“我並不是真要回去,只是聽聞他病了,才有些擔心罷了。墨虎,你把金象帶過來吧,我要問幾句話。”見牛氏著急,還想說什麼,他打斷道,“就算不問大哥如何,外甥的情形總要關心一下的。”牛氏這才不吭聲了。
虎伯很快就把那個叫“金象”的人帶到了上院正屋。秦老先生當然不會在暖閣裡見他,而是到了外間的正堂處。牛氏還在生悶氣,盤腿坐在炕上不說話。
冬天裡,門簾都用厚氈子做,既擋風,又保暖,只是秦含真坐在裡屋炕上,就沒法瞧見外頭的情形了,只能聽到外面的人說什麼話。她側耳細聽,想要弄清楚自家祖父到底是什麼來頭。
那金象進了門,就跪倒在地上,哭著給秦老先生磕頭:“小的見過三老爺。這一別近三十年,小的再沒想過還有能見到您的一天。小的罪孽深重,不敢求得三老爺原諒,只求三老爺垂憐。小的當年並不是不想跟著您走,只是小的還有父母兄弟在府裡,實在走不得,比不得墨虎是單身一個人,了無牽掛。但小的也知道自己做錯了,如今見到您,除了請罪,也沒別的話好說了。”
秦老先生嘆了口氣:“都是陳年往事了,還提來做什麼?起來吧。”
金象卻哭著不肯起:“三老爺,小的知道您心裡委屈,可是……侯爺如今是真的知道錯了!求您看在兄弟情份上,看在皇后娘娘的面上,看在老公爺的份上,回京去吧。兄弟三個,如今就只剩下您與侯爺了。這一年一年過去,侯爺身子又不好。若是不趁著如今還能見面的時候多聚一聚,再過幾年,只怕就晚了。三老爺難道就真的不想再與親人相聚麼?”
秦老先生微微動容。
金象見狀,知道有門,連忙又添了一句:“再者,平四爺在京裡一個人孤零零的,連個貼身侍候的人都沒有,也太可憐了。您只當是心疼兒子,進京去照料一下也好呀!”
秦老先生與裡屋的牛氏、秦含真都愣了一下。前者的臉色頓時變了:“你說誰?!”虎伯還添了一句:“你說的是哪個平四爺?”
金象呆了一呆:“這……自然是三老爺的長子,平四爺呀?”
第一章 真相
秦家大宅上院的正屋內,秦老先生、牛氏、秦含真以及虎伯虎嬤嬤五人都一臉木然,聽著金象講述自家承恩侯是如何與“平四爺”相認的。
據說今年夏天的時候,奉命前往邊境各大衛所巡視的秦王殿下,本該在巡視完大同、太原與榆林三衛之後,就直接返回他在西安的親王府的。但不知為何,他到達榆林後忽然折返,沒有去距離最近的太原,反而是繞道朔州前往了大同府。
朔州守將是京中世家子弟,大同府的主事將領則是幾年前從榆林衛調任過去的,曾與秦王有過共事之誼。這前者在京中的家族有些許訊息傳出來,說是秦王在榆林衛轄地內遇襲,方才會忽然折返,但到底是誰如此膽大包天,就不清楚了。而後者嘴巴十分緊,半點風聲不肯透,反而派出了心腹親兵,一路護送秦王上京。
秦王進京後,直接住進了皇宮,還曾數次晉見皇帝。他與皇帝到底談了些什麼,外臣一無所知。有御史曾經試探性地上本,參奏秦王未經召喚就私自入京,被皇帝一言駁回,說秦王是奉了密旨,並非私自入京。那御史只好認栽,改為參秦王留宿宮中了。
從那以後,秦王就搬出皇宮,回到了他在京城裡的王府,平日裡深居簡出,閉門謝客,不與任何外臣接觸,連宗室中人與皇親貴族,也拒不相見。京城上下議論紛紛,都說定是有大事發生了。承恩侯秦松,也就是秦老先生的長兄,曾向皇帝這個妹夫打聽,但什麼都沒打聽出來。皇帝還笑呵呵地讓大舅子不要為這些瑣事操心。
承恩侯當時覺得有些沒臉。還好今年十月皇帝萬壽,因皇帝有旨要一切從簡,並沒有大宴群臣,只召皇家人與宗室皇親們進宮,擺了一場家宴。而承恩侯身為已故元后秦氏的嫡親兄長,得以受邀出席宴會,在京城勳貴圈子裡得足了面子,才高興起來。沒想到就在這宴席上,發生了一點小意外。
這場宴席,秦王也出席了。宗人府的宗人令,同時也是宗室裡輩份最高的長輩,當著眾人的面向秦王質問他為何將宗室中人擋在王府大門外,拒不相見。因上門找他的人裡有好幾位論輩份都是秦王的叔伯,他的做法太過無禮了。宗人令既是宗室長輩,就有責任過問。
當時皇帝還未到達宴席現場,無人為秦王辯護,秦王一直沉默不語。有幾個年輕一輩的宗室子弟忽然跳起發難,慫恿宗人令治秦王的罪,其中就有宗人令的親孫子。還好宗人令老奸巨滑,及時發現有貓膩,沒有繼續追究,只冷著臉說秦王必須給出一個交代。幾個年輕宗室子弟不甘心,還要再勸,皇帝卻在這時候到了,這場鬧劇自然也就不得不中止。誰知皇帝到達後,聽內侍稟告方才席間發生的事後,居然表情微妙地命人將那幾名發難的年輕宗室子弟帶走問話。
全體宗室譁然,紛紛要求皇帝給出解釋。皇帝這才說了,秦王忽然折返京城,是因為在路上遇到了襲擊,而襲擊他的人身份不明,極有可能是本國軍隊人士,襲擊的原因卻還不清楚,只能說,這裡面很可能涉及宗室。因事關重大,皇帝命秦王不得向外透露訊息,所以他才會住在宮中,搬回王府後又閉門謝客,誰上門都不見。方才宗人令質問秦王,秦王拒不回答,只是遵照皇帝的吩咐而已。那幾名年輕宗室子弟為何上躥下跳的?這事兒與他們有什麼關係?莫非他們跟襲擊事件有關?
以宗人令為首的眾宗室們聽了這話,立刻閉嘴了,改為替自家子孫喊冤。他們認為這幾個孩子沒理由參與這等大逆不道的陰謀,一定是被人陷害了!最後,宗人令的孫子在祖父勸說下,把內情和盤托出,倒是讓皇帝很快就弄清楚了,那幾個年輕宗室子弟,確實是被人慫恿著出這個頭,本身與秦王沒有半點過節,也不清楚他為何會回京城,在王府閉門謝客。
至於是誰慫恿的他們,承恩侯謝松是知情的,但他並沒有告訴金象,不過承恩侯府的下人們私下有過傳言,說晉王世子跟這事兒脫不了干係。那幾名子弟,平日原就跟晉王世子來往得比較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