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50

熱門小說推薦

而負責掃谷、裝谷的年輕媳婦以及沒嫁人的姑娘們,更是看著向剛那一身油潤強健的胸肌紅了臉。

在向剛一個頂仨的幫忙下,大夥兒終於趕在暴雨之前將滿曬穀場的糧食,送進了糧倉。

前腳才進公社,後腳就見豆大的雨點隨著轟隆隆的雷鳴啪啪地落了下來。

一時間,大夥兒都回不了家,或蹲或站或席地而坐地聚在公社屋簷下嘮嗑。

向剛倚著衛生院門口的廊柱,懶洋洋地看張有康給搶種時被螞蟥咬傷的社員擠汙血、消毒。

雨這麼大,左右沒事,就等老大夫下班陪他一道走了。

他身邊沒蹲幾個人,許是仍然怕沾染什麼黴運上身吧。不過這樣反而好,清靜,空氣也好。才經歷一場大汗淋漓的搶收,人人身上帶著汗臭味,這麼多人擠一塊兒,不得把人燻暈咯。

不過也有不懼迷信的社員,走過來跟他打招呼,有早年和他爹交情好的、有好奇他在部隊任什麼職的、也有過來打聽他家屋子翻修需要找幾個人的,總之,來來往往的人也不少,可見他老爹和爺爺當年的人緣確實不賴。

其中一個正是午後看到他在舒家後院修雞舍的大叔,拍著他肩促狹地笑著問:“幫盈芳丫頭修好雞舍了?”

大夥兒一聽,有八卦!紛紛豎著耳朵看過來。

坐在桌子前給社員消毒的張有康也聽見了。

天熱,紙糊的花格窗支得老高,向剛就倚在窗前的廊柱上,因而聽得一清二楚。

手上一頓,心裡忖道:看來,老伴兒沒說錯,是該找剛子問問那個事了。倘若沒物件還好,有物件得叮囑他和盈芳拉開點距離。幫忙是好事,可架不住有心人編排啊。

向剛倒是挺淡定,眯眼看著滂沱而下的大雨,神情慵懶地說:“修好了。搭把手的事,何必等農忙過了再找大夥兒幫忙。再說,張大爺收徒,多歡喜的事啊,別的忙幫不上,還不興我給人徒弟修個雞圈麼。”

這話一出,話茬立馬偏轉方向。

“什麼什麼?老張收徒了?啥時候的事?”

“收的誰啊?就建軍那閨女嗎?”

“真的假的?那丫頭年紀不小了吧?還能跟著老張學醫啊?”

大夥兒炸鍋了,本想刨點八卦出來當消遣的,結果炸出這麼個訊息,紛紛扭頭看屋裡頭的張有康:

“嘿!老張,剛子說的是真的不?你收徒啦?收的還是建軍的閨女?”

“沒錯。”張有康給人消完毒,擦著手出來證明,“老頭子我這下也算是後繼有人了。分完糧我去縣城割點肉,請大夥兒搓一頓。”

這是他跟老伴兒昨晚商量出的結果,收了徒總歸要昭告一番的。不然誰知道他收徒了?

而在鄉下,最好的方式就是請幾桌酒,也不用多上檔次的菜,割上幾斤五花肉、燉個豬肉粉條啥的;包些白菜餃子、薺菜餃子;分夏糧的時候,花生也該下來一些了,嫩的連殼滷、老的剝殼炸;再烙幾個雞蛋餅、煎幾盤茄盒、韭菜盒,掙上幾蒸籠雜糧饅頭……總之,熱熱鬧鬧地辦它幾桌。

“哈哈!那感情好!咱就等著老張你請客啦。”

“今兒看來是個黃道吉日,下這麼大雨咱們大隊一把穀子都沒落在外頭,往年哪裡有這麼好的運道。老張又收了個徒弟,好事兒啊!雙喜臨門的大好事兒!怎麼地也要熱鬧一場,是吧老張?”

“沒錯!喜事兒合該慶祝!左右雙搶完了,老張你說吧,打算什麼時候辦,我去給你幫忙。”

“我家年前釀的米酒還剩一些,老張你請我吃肉、我請你吃酒,哈哈……”

“我家這幾天捉的黃鱔、泥鰍,都還養在盆裡沒捨得吃,老張你要用盡管拿去。回頭給我點菸票就行。”

第57章 各懷千秋

大夥兒都知道張有康的兒子在省城,逢年過節都會往老家寄一些鄉下難得的票據,都願意拿家裡攢著的酒水、肉菜來換。

儘管不是錢和票,但也是平時不割捨吃的,多少是份心意。

張有康笑眯眯地說:“中!回頭選了日子,你們都來。反正天熱,屋裡頭擺不下咱就擺院子裡,院子裡擺不下田畈旁多的是空地。總之讓大夥兒美美地吃上一頓。”

大夥兒興奮地嗷嗷叫。

就連在倉房盤庫的書記和社長都被吸引過來了。聽說這個訊息,先是來了一番誠心誠意的恭喜道賀,完了表態:這幾天公社幹部願意加班加點,爭取早點分糧。

大夥兒又是一陣興奮地大叫。

“盈芳這下可算是苦盡甘來了。”許丹見老張也從屋裡頭出來了,哧溜一下鑽到林楊旁邊,不知是羨慕還是感慨地說,“老張還是挺有兩把刷子的。”

林楊卻在關注向剛:“那個男人是誰?”

“他啊,也是近山坳的,離盈芳家不遠。”

許丹因為在衛生院做護士,經常能聽到一些村子裡的八卦,譬如前兩天聽幾個大隊幹部在嘮向永良家那個外出闖蕩整七年的兒子,據說進了部隊,這趟是休長假回來探親的。對鄉下人來說,也算是衣錦還鄉了。

許丹把聽來的八卦新聞一五一十地說給林楊聽,“……大致就是這麼個情況,不過部隊出身的又怎樣,還不是被大夥兒討厭,都說他是個黴星轉世呢,誰挨他近就要遭殃……”

“這話你也信?”林楊鄙夷地嗤了一聲,“沒文化,還迷信,愚昧無知!所以說這樣的地方,我一天都不想多待。”

許丹心裡一動,扯了扯林楊的衣襬:“你家裡那邊是不是……”

林楊倏地警醒,立馬叮囑:“我也就私底下發發牢騷,你別往外說。能不能回去、啥時才能回去,還是個未知數呢。”

兩人並肩站在廊下,又因為聊的話題不適合大聲,因此捱得很近。這畫面落到外人眼裡,還道是一對兒小情侶在說悄悄話呢。

村民們對這幾名知青印象著實都不錯,尤其是林楊和許丹,一個態度誠懇、幹活賣力;一個長得漂亮,又是縣委幹部介紹來的護士,兩人站一塊兒,堪稱天造地設。

不過,也就那些孩子尚小、夫妻關係又比較和睦的小媳婦、小嫂子對這樣的畫面樂見其成,個別對林楊或許丹萌生情愫的姑娘、小夥們,以及家中有到婚齡的孩子、並且正為這事兒操心的媳婦、嬸子,看著這畫面就心塞了。

分到雁棲大隊的知青一塌刮子四個,男的就林楊一個,但凡家中有閨女的,誰不想找媒撮合啊。

偏女知青一來來三個,個個文化程度甩開村裡姑娘一大截,打扮又時髦,同樣是編辮子,村裡姑娘一條紅頭繩、一根粗粗的麻花辮了事,幹活方便啊。頂多把紅頭繩剪成兩截,麻花辮分兩邊垂在胸前,這算得上細緻打扮過了。部分人家的姑娘,平時連紅頭繩都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