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346

熱門小說推薦

一遍,也要查出是誰弄進來的。”

顧恆道:“是。”

“還有禁軍方面,也即刻戒備,加強巡防,還有通知城外駐兵,整肅自查……”

趙宗冕說完,皺眉道:“還不走?”

顧恆略微遲疑,掂量西閒的交代:“娘娘聽說尹西園送了信,所以想……想親自過目。”

趙宗冕抬眸,面無表情地看了他一會兒,並沒有立刻回答。

顧恆聽見自己的心跳聲,如此緩慢,彷彿隨時都會停下來。

趙宗冕抬手,將桌邊的摺子跟信捻起來,往地上一扔。

顧恆看著地上的東西,心更往下沉去。

蘇霽卿上前將兩樣東西撿了起來,朝上說道:“顧統領既然有要務,那麼,這信就讓微臣送過去吧。”

趙宗冕靜靜地看了他片刻:“你去也好,你畢竟跟尹西園比較熟悉,她也是……倒是可以推心置腹的商議商議,去吧。”

蘇霽卿聽出他話中另外有話,但在這種情形下,尚能如何,只躬身領命,退了出來。

正顧恆也一塊兒出殿,顧恆見地上的血漬已經給清理的差不多了,便問:“是誰的血。”

蘇霽卿道:“方才馮指揮使帶了文安王世子過來。”

“他?”

“世子堅稱這件事他並不知情,皇上……皇上就把那手指……”蘇霽卿頓了頓,低低道,“皇上的意思是要讓世子滿門陪葬,世子惶恐,寧肯一死以證明清白。”

顧恆屏息:“死了?”

“龍驤衛阻止的及時,方才被送去急救了。”

顧恆說不清心裡的滋味,輕輕笑了笑。

蘇霽卿道:“顧大人,從現在開始,大家都要步步為營,小心謹慎,千萬不能再意氣用事。”

顧恆道:“三爺說的是,放心,顧恆明白。”

蘇霽卿道:“尹西園這人,是我小看了他,他料到皇上會壓著這件事,所以故意在娘娘那邊捅了出來,如今眼下的情形只怕正如他所願……”

顧恆道:“娘娘那邊,請三爺多勸一勸。”

蘇霽卿問道:“就算我能勸的動娘娘,皇上呢?”

想到方才趙宗冕盯著文安王世子,要拿世子滿府祭刀的樣子,蘇霽卿猶如冰雪被身。

顧恆頓了頓,低低說道:“其實……娘娘對於皇上來說畢竟是不同的。假如……真的無法原諒娘娘,方才就不會任由娘娘說了那些話了。”

這會兒天色未明,東方雖然隱隱有一線未白,但仍叫人有陰晴莫測之感。

蘇霽卿道:“但願如此。”

兩人說了幾句,便分頭行事。

蘇霽卿來至甘露宮,西閒正看過了承吉承祥,兩個小傢伙睡容甜,無憂無邪。

西閒望著雙生子憨態可掬的樣子,再想泰兒,牽心掛肚。

蘇霽卿上前行禮,把所帶的信跟摺子遞上。西閒接了過來,從頭到尾細看了一遍。

雖然不像是蘇霽卿一樣知道這齣戲,但西閒一看,便知道的確是尹西園跟自己提過的那個。

蘇霽卿道:“這好像是早寫成了的。不過看著最後那數行字跡,卻像是新添上的。”

西閒也看了出來,在摺子最後的那幾行批語似的字,的確是後添上的,燈影下細細看去,墨跡的顏色深淺跟先前都有所不同。

那一行字寫得是:

“儒沫之情已成昨,襄王有意汝無心;閬峰綺閣幾千丈,九重瓊臺見真身。”

濡沫之情自不必說是什麼意思,襄王有意,神女無心,卻出自宋玉《神女賦》,說的是楚襄王貪戀神女,神女卻不為所動不願跟他相好的典故。

這一切都是暗合西閒跟趙宗冕。

至於“閬峰綺閣幾千丈”,卻是直接引用的《懷仙》一首:閬峰綺閣幾千丈,瑤水西流十二城。

曾見周靈王太子,碧桃花下自吹笙。

但最後一句“九重瓊臺見真身”,卻無從考究,只像是切合戲文最終之意思而已。

西閒反反覆覆把這摺子跟信看了幾遍,天已經大亮。

裡頭響起了雙生子呢喃的聲響,應該是已經醒來了,嬤嬤跟宮女們忙去伺候。

西閒揉了揉額頭。

蘇霽卿道:“這幾句裡真有玄機嗎?”

西閒問道:“‘閬峰綺閣幾千丈西’,三哥知道出自何處?”

蘇霽卿飽讀詩書,自然知道,便回答道:“出自《懷仙》,寫的是周靈王太子的故事。你是說……尹西園在暗示泰兒?我也曾尋思過,可是後面這句完全無跡可查。”

西閒起身,雙腿已經有些痠麻,撐著回到自己宮中,拿了筆墨,在紙上寫了“瓊臺”二字。

她把面前兩字跟尹西園摺子戲上的字跡比了比,對蘇霽卿道:“三哥再看看,有何不同。”

蘇霽卿遲疑看她一眼,走到跟前,細細對比:“我知道你的意思了,他這兩個字寫錯了。怎麼……”

在勤政殿看的時候,蘇霽卿也隱隱發現不對,可是並未留意。

原來尹西園的這個‘瓊’字,中間‘目’字之上多了一橫,看著像是夏。

而‘臺’字,那個‘吉’底下卻加了一點,卻組成個‘室’。

這都是極細微的筆觸,看著有點像是下筆過快時候的疏漏,或者掉落的墨漬,很容易給忽略。

而且就算是筆誤,也沒有什麼可細推的價值。

西閒提筆,把“夏”跟“室”寫了出來,道:“這本戲文是寫給我看的,至於這首詩是後添上的資訊,前面兩句不必說,後面兩句,指的是泰兒,見真身的話,就是暗藏泰兒在哪裡……這並不是筆誤,是尹西園故意遺留的線索——夏室,而室之下是‘至’,夏至,夏之室,三哥想不到這是什麼嗎?”

尹西園是個機警縝密之人,怎麼會寫出這樣明顯的筆誤,自然是故意所為,令人猜測。

蘇霽卿微震,脫口說道:“你是說夏至祭祀?”

夏至的時候,皇帝要到地壇祭神,行儀式。

近來已經改在地壇,但是原先,卻是在城郊十九里之處的渭水跟汾河交匯處所建的廟宇祭祀,後來皇帝雖改於城中,但外間的廟宇香火卻也並未廢棄,每到夏季,城外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