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16

熱門小說推薦

“許家老爺跑這麼遠也要把書要回來,說明,他心裡是極愛書的。”陳萱認真的說,“這事,是他那朋友不對,怎麼能忘了還書呢?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陳萱認識的這些個鄰居,就一個許家是比較熟的,還就一個許家是書香門第。除了許家,陳萱實在沒地方借書去。陳萱打定主意,同魏銀道,“銀妹妹,這事也不急,咱們先試試看。”

儘管陳萱說的很有譜的樣子,實際上,她心裡半點把握都沒有。許老爺這樣能為一本書坐兩天兩夜的火車追到江南那樣遠的地方去,這樣愛惜書的人,怕是不願意把書借給她這樣一個鄉下婦人的。可是,就算沒把握,陳萱也想試一試。

琢磨好幾日,陳萱定下主意來。

她一向實誠,定下了主意,又覺著這事不大光明,好像算計人家似的。不過,陳萱還是厚著臉皮,在許家姑娘來尋魏銀時,很殷勤的幫著端茶遞水,有時,魏老太太不在家,她還仗著膽子從魏老太太的點心匣子裡拿點心,陳萱一塊都不吃,她裝在白瓷盤裡,給小姑子魏銀和許家姑娘送過去,叫她們吃。

這事兒,頭一天就叫魏老太太知道了,倒不是魏老太太拿出點心匣子數數了,是魏金告訴魏老太太的。因為,陳萱拿點心時魏金不樂意來著,還不叫陳萱拿。陳萱是打上了許家姑娘的主意,她硬是頂著魏金的一雙吊梢細眼,說,“許家妹妹是阿銀的朋友,咱們太爺同許老爺交情也好,咱家可不是摳門兒人家。”然後,陳萱就拿了三塊點心裝盤端走了。

魏金沒有不告狀的,魏老太太說了陳萱好幾句,說陳萱,“這是你的嗎,你就這麼大方。”

陳萱悶頭任魏老太太數落,然後,許家姐妹再來,陳萱還給她們拿點心吃,把魏老太太氣的,直接弄把大鎖,把點心匣子上了鎖。陳萱就沒法子了,不過,雖然沒點心給許家姐妹吃,陳萱已經藉著點心,厚著臉皮跟她們認識了。

這主要是,許二妹許三妹自小上學,學問是有了,針線上就很一般,據說是不怎麼會做的。許太太許姨太太每天要操持家裡的事,忙不過來時,偶爾釘顆釦子縫個紐絆就得她們姐妹自己來。反正,那活計,挺一般的。這還是陳萱這樣的厚道人說,陳萱就與她們道,“你們家裡太太、姨太太的也忙,你們跟阿銀是好姐妹,我比你們大幾歲,你們要不嫌我沒文化,就叫我一聲姐吧。哎,你們是斯文唸書的人,針線什麼的,原不該是你們的本分,我看你們,就像看自己妹妹一樣,要是不嫌棄,先脫下來,我幫你們縫一縫,也省得你們回頭再叫你們太太、姨太太的煩忙了。”這一串話,可不是陳萱突然之間說出來的,她一直想跟許家姐妹套交情,都能大著膽子拿魏老太太的點心給她們吃,對許家姐妹,陳萱也一直留心。她早就見到許家姐妹身上的針線一般,有些個地方,就比一般還一般了。陳萱以前跟人家不熟,不能說你們身上針線咋做得這麼差啊,慢慢熟了,她自覺不是個會說話的,就私下練了很久,才尋機會同許家姐妹說了。

陳萱沒別個優點,她就是做活做慣了,幫著許家姐妹把那些不大好的,一看就是姐妹倆自己做的活計拆開,重新縫得細緻又漂亮。許家姐妹很是謝了一回陳萱,陳萱笑,“這成天在家做這個,一點小事,可別這個。你們再有這樣的事,只管跟我說,這又不費什麼事。”

陳萱自覺是個老實人,不過,老實人也有很雞賊的時候。

只幫了許家姐妹這一點小忙,陳萱還不說讓人家教她識字的事。

許家姐妹雖然是上學的,可她們做衣裳不比魏銀有眼光,也不如魏銀手巧,同樣的衣裳,魏銀做出來就格外好看。許家姐妹的衣裳,常是姐姐穿了妹妹穿,要改的時候,許家姐妹就會過來同魏銀商量改的樣式什麼的。

陳萱等她們商量好了,就把這針線接過來,幫著出力氣。

如此有個兩三回,陳萱方說了,想借本書看的事。

是的。

這回,陳萱不只是要學認字。

她打算,借一本書看。

有了書,還怕沒認可認嗎?

這才是陳萱對人許家姐妹殷勤許久的終極目標啊!

第12章 種子

有句話叫,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如今,陳萱對這句話是有了非常深刻的體會。

許家姐妹一向同魏銀要好,魏銀在陳萱看來,是再好不過的姑娘家,而許家姐妹,做為魏銀的朋友,也是極好的姑娘。因為,陳萱說了想借書的事,許家姐妹問,“二嫂你想借什麼書?”

陳萱看看魏銀,同許家姐妹說,“我以前不識字,是跟著銀妹妹學了一些,認的字有限。二妹三妹,什麼書都成,你們都是有學問的姑娘。我就是想著,看一看書,這樣,既能看書,也能跟著認字。”

“我家裡,除了我們上學的書,就是我爹的藏書了。”許二妹說著就有些為難,無他,她們爹那是拿書當命的人。

陳萱一見許二妹為難,連忙道,“不成就算了,沒事沒事。”

她這樣一說,反是許家姐妹不好意思了。許三妹一向活絡,笑道,“二姐,這可愁什麼。二嫂子剛學認字,又不是看咱爹藏的什麼孤本孤卷的。只是一樣,二嫂,我家裡除了我們上學要用的書,就是些舊書了。四書五經之類的,現在除了些舊派學堂舊派人家,可是沒人學這個了。”

陳萱原以為借書這事懸了,不想竟還有門,陳萱立刻道,“什麼舊不舊的,書上印的是字就成。”

許家姐妹立刻答應借書,不過,許三妹還是有些好奇,“二嫂,你家沒書嗎?”魏家雖是經商人家,可陳萱又不是借什麼特別的書。而且,魏家家裡也有唸書的孩子,能一本書都沒有麼?

陳萱給許三妹問的有些不好意思,魏銀接過這話,道,“你們還不知道我家,以前就我大哥二哥唸書,他們唸了幾年私塾,後來,認了些字就跟我爸打理鋪子,書給我大姐拿婆家去了。現在我家裡兩個侄子倒是在唸書,他們也是一年壓一年的,用不著的,都是給我大姐拿婆家去。你們說我大姐,常年住孃家,她自己也不識字,也不知把這些書搗鼓婆家去幹嘛。所以,現在我家裡就是有侄子們現在課堂用的書本子,可他們每天上學得用,放學回家還有作業,他們的書也沒空給我們看。”魏銀有句話沒好同許家姐妹說,就是二嫂跟她學認字,現在也是偷偷的,得避開她媽的眼,不然,叫她媽見著,還要絮叨哪。

魏銀這樣一說,許家姐妹就明白了。

第一本也沒借給陳萱四書五經,而是給了陳萱一本《千字文》。說來,新式學堂其實也沒開幾年,許二妹道,“這本《千字文》是我們小時候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