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如黃河般咆哮,臉上還要掛著歉意的假笑,成年人的世界就是這麼虛偽,一切皆要遵循規則。
木夏把車開走,途徑五號食堂,此時已到晚上飯點,木夏在食堂門口停車,拿出半舊的飯卡,她依稀記得當年離校之前,剛剛充過飯卡,不知道五年後飯卡是否還能用。
木夏先奔向四號視窗,如果沒有記錯的話,這裡有全校食堂最好吃的粉蒸排骨。
滴!
木夏刷卡,機器響了一聲,顯示還有五百多餘額,居然還能用!
木夏乾脆又要了一份粉蒸排骨,什麼土豆燉牛腩,麻辣蝦球,蒜蓉粉絲扇貝等等硬菜統統要一份,打算化悲痛為食慾,好好吃一頓。
五年了,平均價格漲了約20%,唯有食堂阿姨打菜時的手抖神功沒變,明明打了一瓢子土豆牛腩,倒進碗裡的時候手一抖,長瓢最上面的一塊牛腩掉進菜盆裡。
各色硬菜擺滿了食堂四人餐桌,木夏取出一張溼紙巾,擦去唇膏,正式開吃。
粉蒸排骨還是過去的味道,食物確實能慰藉受傷的心靈,木夏吃的滿嘴是油,心滿意足。
“木夏?”
一個熟悉的聲音從前方響起。
木夏抬頭,看清楚對方的相貌,嘴裡的骨頭差點嗆進氣管裡,當場氣絕死亡。
五年了,第一次回母校就遇到前男友是怎麼機率?
和許多愛做夢的女人一樣,木夏也曾今幻想過遇到前男友的各種場景:
場景一:她事業有成,以“傑出校友”的姿態被邀請到母校演講,那場景,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人山人海,她在臺上演講,掌聲雷動,臺下坐在普通觀眾席的前男友落下悔恨的淚水……
場景二:她事業有成,迎娶高富帥,一口氣生了一對龍鳳胎,漂亮的像一對金童玉女,她和高富帥老公推著一對童車從兒童體檢區出來,正要遇到拿著一堆化驗單的前男友,從“不孕不育”專區走出來……前男友落下悔恨的淚水。
場景N:……前男友落下悔恨的淚水。
木夏的想象力有限,每個場景的結局都一樣。
她怎麼也預料不到,居然是在自己小腹吃的微凸、滿嘴是油、口裡還有一根骨頭的時候遇到前男友。
木夏心想:現在裝作不認識還來得及嗎?
“真的是你!”前男友坐在對面,眼裡全是驚喜,他拿出手機,翻來覆去查詢,從一個新聞推送的公眾號裡找到了《她靠十三張床致富》的新聞報道。
前男友指著手機螢幕:“你的民宿現在很有名氣了,咱們班的群裡這些天都在討論你,自從你休學回家,就沒和任何同學聯絡,這四年的同學聚會也都沒去。沒有任何人知道你的聯絡方式,遇到你真是太高興了,來,咱們加個好友。”
木夏藉著手背的掩飾,偷偷把骨頭吐出來,“你怎麼還在學校?”
前男友:“我大四畢業保研,研究生畢業後留校當老師了。”
木夏強笑道:“混的不錯呀,進了事業編制,成大學老師了。”
前男友說道:“那天同學群裡瘋傳你的民宿報道,我就想聯絡你了。但是當年我……是我懦弱了,對不起。我想彌補一下,找了教導處的關係查你的學分,其實你的學分已經修的差不多了,我向教導處說明了你的特殊情況,還找了經管學院的關係。學院同意你交一篇畢業論文,透過畢業答辯,就可以補發畢業證和學士學位。”
木夏驚訝的一時不知說什麼好。
前男友又道:“本來我打算去民宿跑一趟,把這個好訊息告訴你,順便邀請你參加我的婚禮,和老同學聚一聚……”
這下,木夏更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作者有話要說: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辦?
第20章 喜歡你是不可能的,這一輩子都不可能喜歡你
入夜,木夏坐在海洋大學五號食堂旁邊的籃球場水泥看臺上,身邊還有一提六瓶的啤酒。
已經喝空了三個易拉罐,木夏肚子脹得動也不想動。
今晚是經管學院和機械學院的籃球友誼賽,籃球場上比賽正酣,歡聲雷動,但這一切都和木夏無關。
她在思考人生。
文憑她當然想要,一個山東人考上211大學有多麼難!
當年木夏拿到海洋大學入學通知書的時候,父母擺了一整天的流水席,請全村的人吃喝,按照當時的隨禮標準,每個家庭隨禮只有一二百,可是流水席上每個人都能分到一個大螃蟹、一頭鮑魚、一碗海參撈飯。
是每人!一個家庭起碼有五個人,但隨禮只是一份而已。
父母用婚宴的隆重標準辦的升學宴,倒貼好幾萬,圖個高興,當時的木夏是全村的驕傲。
現在,補交一篇畢業論文,透過答辯就能拿到畢業證和學位,木夏對前男友殘存的最後一點怨念都消失了。
當年家門鉅變,如果前男友選擇和她繼續交往,那麼他要負擔的不僅僅是個崩潰的家庭,還要負擔才三個月小嬰兒三胖的人生。
這種沉重的負擔和責任,一般人都難以承受,何況當時前男友才大三,一直在父母的庇護下,沒經歷過風雨。
木夏甚至想,如果換成是她,她或許也會選擇退縮,分手了之。
用道德來綁架別人的人生是不對的。
在文憑的選擇上,木夏毫不猶豫,選擇了“要”。
可是,在是否出席前男友婚禮上,木夏猶豫、糾結了很久。
得知木夏父母遇難,同班同學組織過捐款獻愛心,籌了約五萬塊。
木夏當時正在和二叔二嬸打官司,爭奪父母死亡賠償金。
前男友在電話裡提出分手,連面對她的勇氣都沒有。
“恨屋及烏”之下,當時木夏對大學的一切都產生了厭惡和懷疑,拒絕了同學的捐款,並更換手機號碼,和所有大學同學都斷了來往。
現在過了五年,木夏回頭看當年的事情,覺得自己過激了,同班同學又不欠她的,同學們是一片好意,當時班上三十幾個人,普通家庭佔一半,剩下一半是貧困和富有家庭。
她記得當時家境很富裕的同學生活費也不是特別多,家長們擔心孩子亂花錢,每個月生活費都是有規矩的。
而且當時大三,市場營銷系的專業,班上除了一門心思考研的,絕大部分同學都有各種兼職,打零工的工資都不高,許多人超前消費,信用卡里有負債。
在那種情況下,同學們能還能湊出五萬塊錢,是很不容易的。
可惜當時木夏打官司的時候被電話分手,遭遇親情和愛情的雙重背叛,對同學們的好意並不領情,粗暴拒絕……
現在,木夏不僅有機會重修學位,還有機會彌補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