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李世民自從上次從村中走後,果然東山再起。他回到長安,說服李淵,立下軍令,誓滅西秦。
李淵其實也是實在無人可派,只好又讓李世民繼續統兵。李世民得了兵權,馬不停蹄點起幾萬人馬,直奔西秦而去。
那薛舉死後,兒子薛仁杲剛剛繼位不久,還沒來得及給薛舉下葬,李世民便已提兵殺至。
薛仁杲有勇無謀,性格暴虐。李世民定下疲兵之策,堅壁不出,看準時機,於西秦兵疲糧盡時趁勢出擊,在淺水原大敗薛仁杲,一雪前恥。
其時李唐立國不久,劉武周率兵南下,攻陷唐國數州,連李淵起兵的老巢太原都被攻破,關中大震。李世民掛帥出征,不過幾月時間,連敗宋金剛、劉武周,收復並、汾失地,使得唐國的北方得以安享太平。
當時天下紛亂,群雄割據。宇文化及弒君後領兵北上,與李密血拼多場,最後敗走魏縣,自立為帝,建國號“許”。
那李密乃是貴族門閥出身,家中四世三公,文武雙全,素有大志。屢敗隋軍後,威震天下,自號魏公。與瓦崗原首領翟讓爭權,廢殺翟讓,引得瓦崗軍內部不穩。人心浮動下,吃了幾場敗仗。後來雖說勝了宇文化及,挽回些士氣,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李密還來不及恢復元氣,又被佔據洛陽的老對手王世充瞅準時機,傾巢而出,大敗瓦崗軍,李密走投無路之下,只好率部投唐。
王世充大敗李密後,飛揚跋扈,專擅朝政,不久,廢皇泰主,僭位為帝,國號鄭,年號開明。
李淵建國後,東征西討,遠交近攻,不過歷時兩年,已統一關中,南擁巴蜀,北據河東,其勢已成。進可東擊河南王世充,北攻河北竇建德,南下伐江南蕭銑,退可固守潼關天險,保得關中基業。
武德三年時,唐國兵強馬壯,李淵遣次子世民再次掛帥,統兵五萬,自山西向洛陽進軍,討伐王世充。
一路勢如破竹,高奏凱歌,周邊郡縣紛紛來降。李世民鋒芒畢露,連番大勝,於慈澗大敗王世充,新收猛將尉遲恭勇猛無雙,單鞭奪槊,大敗鄭國大將單雄信,陣斬萬餘人。損兵折將之下王世充只好退縮洛陽,堅守不出。
其時河南各州皆望風歸附,唯有王世充困守洛陽孤城一座。洛陽自古乃是堅城要地,經過隋帝楊廣在位十幾年不斷的加固營建,城高壕深,守備完善,城中士卒俱是前隋遺留的精銳,易守難攻。王世充登基後又不斷的將城牆加固加高,真將洛陽經營的如鐵桶一般,固若金湯。
李世民屯兵於北邙,四面圍攻,晝夜不停,洛陽城下直殺得屍橫遍野,喊殺震天,一連猛攻十餘日,仍是無果。城中前後有十幾次有人想開城門響應唐軍,均是還沒來得及發動便被鄭軍發現處死。
本來連戰連捷,士氣高漲的唐軍將士俱是疲憊不堪,大將劉弘基等一應戰將請求班師回朝,李世民不肯。李淵在關中也見攻伐幾月無果,下密旨昭李世民班師,李世民仍舊不從。
李世民一面加派信使與李淵講清自己的想法,說服李淵,一面四面團團圍困洛陽。
王世充知孤城不可久守,突圍幾次不成。無奈之下,遣使聯絡河北竇建德出兵援助。
竇建德新敗孟海公,盡收其部署,兵鋒正銳,建國號為夏。聽王世充密使說明唇亡齒寒的利害關係後,起大兵十萬,號稱三十萬,水陸並進,浩浩蕩蕩渡黃河天險,直奔洛陽而來。
卻說這一日,李明宇正帶著小黑在村外操練孩子們練習馬槊的基本功,突然見原本懶洋洋趴在地上的小黑豎起頭來,耳朵不住的轉動,鼻子嗅來嗅去。
嗅了一會,小黑站起身來,邁步向谷口小跑而去,邊跑還邊不住的回頭望他。熟知小黑習性的李明宇知道小黑似是發現了什麼,讓自己隨它一同前去。
李明宇心下疑惑,一邊囑咐孩子們自行散去練習,一邊追隨著小黑的步伐。堪堪要走到山谷入口之時,只見谷口進來一輛由四匹健騎保衛著的馬車,小黑見了馬車,更是興奮,幾步便要躥到馬車近前,嚇得馬匹不住的驚叫。
那馬車華貴非常,趕車的與四名健騎都是粗手大腳的僕婦,身壯腰粗,腰挎橫刀,一看就是精通武藝。正要入谷之時,突然馬匹驚叫嘶鳴不止,接著一頭黑毛老虎躥了出來,大驚之下,連忙下馬,噌唥一聲,橫刀出鞘,把馬車團團圍護。
李明宇一見對面拔出刀來,急忙喝道“休傷我的小黑!”幾步趕到馬車近前。
那幾名僕婦見隨後來了一個七八歲的孩子,也是心裡奇怪,正要發問,突然馬車車簾一挑,長孫露出頭來,吩咐道“自己人,你們退下。”幾名僕婦恭聲應是,橫刀還鞘,退了下去。
明宇見是長孫,又驚又喜,忙過去見禮,心裡也是奇怪,暗道長孫不是懷孕了麼?不在長安好好的養胎,怎麼還往這鄉下地方跑?
長孫眼圈紅紅的,手上還纏著白布,開口問道“明宇,你師父呢?我有急事找他!”
明宇答道“師父眼下應是在家中練武罷,我引你們去見他。”
長孫點頭,對僕婦道“留下兩人看守谷口,留意是否有人跟蹤,其他人隨我進村,莫要驚擾了村民。”僕婦點頭答應,依照長孫吩咐行事。
李明宇見長孫如此小心,似是怕有人暗中相隨,便對小黑道“小黑,你也同去,發現可疑人物直接驚走了事!”小黑通靈,咆哮一聲,轉頭奔向山林。
而後明宇對長孫笑道“伯母放心,小黑鼻子最是靈敏,任何人都避不過它去。你又為何如此小心?難道有歹人?”
長孫點了點頭,認可他的做法,答道“眼下非常時期,到處都是人家的眼線,我又是偷偷前來,小心些總是好的。”
李明宇引著車馬來到家門口,還沒進門便大喊“師父!師父!你看誰來啦!”
玄霸正在院中練武,渾身是汗,聽聞徒弟呼喚,出得門來,見是長孫,趕忙過去見禮,問道“嫂嫂?!你怎麼來了?此時不應是在家中養胎麼?”
長孫一見玄霸,眼睛一紅,差點流下淚來,道“此間不是講話之所,進去再說!”而後挑開簾攏,自己挺著肚子被僕婦攙扶下了車,李明宇一見長孫如今已懷胎七八月,大腹便便多有不便,師父又有男女之別,忙過去幫手。
待攙扶長孫進屋坐下,長孫泣道“玄霸!嫂嫂此番乃是來有事相求!你看在往日的情面上可定要幫幫我!眼下,我哥哥隨二郎領兵在外,家中族叔又年事已高,長安城裡連尋個可靠之人都不得,我當真是求助無門了!”
李玄霸大驚,道“嫂嫂何出此言!到底何事?你如今懷著身子,莫要憂心過度,小心動了胎氣!”
長孫被他問起傷心事,鼻子一酸,兩行眼淚脫眶而出,道“你二哥如今領兵在外征討那王世充,洛陽城堅,苦戰幾月不下。軍中諸將要求退兵,他執意不肯,父皇下密旨讓他退兵,他仍是一意孤行。後來也不知怎的說服了父皇,竟然還同意了,不再提及此事,父皇也不許我再過問。”
李玄霸素知二哥謀略過人,沉吟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二哥熟知兵事,不肯退兵,定是有他自己的道理。嫂嫂不必擔心。”
長孫搖了搖頭,眼淚流的更加多了,道“我知道你二哥素來甚有主見,但是昨日我聽人說,那王世充聯合了竇建德,引兵三十萬來援,你二哥如今被困洛陽城下,前後堅城不可破,後有幾十萬大軍,此番腹背受敵,他還如此固執己見!”話還沒說完,眼圈一紅,眼淚止不住的流下來。
李玄霸一聽,也是大驚,道“此言當真?!三十萬大軍!二哥如今情形如何了?”
長孫嗚咽道“我,我也不知,父皇不准我多問,只讓我安心養胎。但是我打發人去探聽,據說有人見鄭夏兩國聯兵勢大,便在朝中提議與王世充罷兵言和,割讓山西,能讓你二哥回來最好。就算不能,兵敗身死之下,也能平息了那王世充的怒火。”
“訊息可屬實麼?”李玄霸急切問道。
長孫猶豫了下,道“應當是屬實的罷,我那心腹丫鬟乃是家中老人,她那被淨身的哥哥原是太子東宮中人,後來被賞賜給了太子心腹謀士。訊息是從東宮謀士喝醉了酒口中無意漏出來的,想來應當是不假的。”
李玄霸揹著手,轉了兩圈,嗤笑道“嘿!又是我那好大哥推波助瀾罷?倒也像他的行事風格,為了那個位子,什麼兄弟親情都是不要了!”<!--over-->